军迷圈

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军迷 是多么值得骄傲与自豪!

文|海军兔

作为一名80后军迷,已经上有老、下有小,偶尔有点感慨,想显摆又怕显老。昨天看建军90周年阅兵,抱着儿子一块看了,真是唏嘘,曲曲折折走过很多路,就这点爱好一点没有变。

人生无常,但总有几个机缘巧合,遇一个人、选一座城,择一份业、执一种念。而对我来说,这种执念就是对兵器的爱好,而机缘仅仅是教科书里几张插图,就让人踏上了军迷这条路,从儿时到壮年,一直念着、执着,不曾改变。

对兵器第一次产生印象,还是孩提时看到哥哥姐姐们教科书里的一张插图,哪本书已经忘记,最大可能是历史书,插图内容是“南昌起义”,相信许多朋友也有记忆。当时还不知道这个起义的伟大意义,只是对画面右下方的重机枪感兴趣。对于一个孩子的认知来说,这个武器是最大的兴趣点。

紧接着是第二次触电。小学《自然》课本里有一个插图,相信一些军迷朋友也印象不浅:画面主角形状像个水杯,头很尖,还有两个把手,色彩偏蓝,看起来很科幻,图注写的是“我国设计建造的强击机”。对于当时脑中只有拖拉机、收割机概念的我来说,强击机是什么机完全超越认知,也就想不明白,脑中倒是植入了一个问号,一直等着解答。

一次到表哥家做客,他已经上初中。偶然发现他家书橱里有一本书,叫《海上轻骑》,讲鱼雷艇、导弹艇的,颇为震惊。第一次接触纯军事书籍,简直如获至宝,当时一口气就读完了,因为第二天就要回家,这位哥哥还不借我,小气的很。十多年之后,再想找这本书,彻底长大的哥哥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得作罢。

转眼到了小学五年级,终于有了学习《地理》的待遇。当时的地理教科书分上下两册,前面部分是插图,后边是黑白印刷的正文。而上册以南国风光为插图,前面插页有大庆油田夜景、华北平原棉田等,其中还有副插图是:一艘舰艇航行在蔚蓝大海上,舰艇是个标准的侧面图,舰体很修长,上层建筑分为好几段,图注写着:人民海军舰艇在保卫祖国海洋。

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舰,什么舰种,就是留下了印象:很漂亮。恰好当时在播放电视剧版《北洋水师》,当时就在插图上面画了个铁甲舰炮塔,有模有样,让同桌颇为羡慕。紧接着,还破天荒地做了个纸质水线铁甲舰模型,原料也很简单,牙膏盒等包装盒,加一瓶胶水,愣是沾出了一个爱好。

那个时候,真的爱学习,记性还特别好,仅次于过目不忘。转眼又过一年,到了六年级,可以学习历史了。历史教科书结构与地理书相似,封面、彩色插图、正文。《历史》上册封面是个地震仪,下册封面是东方红卫星,当时最困惑的问题是卫星上面那么多钢针是干嘛用的,不懂,问老师似乎也不懂,说是通信用的。

同期,学校图书馆终于向我开放了——在我们每人“自愿”赠了2本书之后,我赠了一本作文选、一本《鲁冰逊漂流记》。第一次去借书,心里也不抱希望,因为大家捐的书都不咋地。到了一看发现书量超出意料,一排排、一间间,真如知识的殿堂,我忽然发现有一分类,叫“军事”,其中有一本书,叫《国防教育》。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许多段子记忆犹新。例如,飞鱼导弹击沉了4.2亿美金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波兰骑兵对阵德国坦克,美国水兵用土豆砸沉了日本潜艇。以现在的积累观之,这些段子太粗糙了,完全没有细节。例如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并不是一击就沉,而是在海上苦撑了1个星期。波兰骑兵对阵德国坦克,也只是小规模的战斗,属于装备换代期的正常情况。至于土豆砸沉潜艇的段子,一直持怀疑态度。

最大的震惊是后来在图书馆发现了一套丛书,分类比较细致了,但现在只记得一本书名了,叫《水下杀手——潜艇》,那套丛书都是以此格式命名,写得很专业、也很科普,图文并茂,算是把我入门的问题解决了。至于为什么特别爱海军,似乎是当时受了飞行员舰长柏耀平宣传的影响,他的那条舰——542铜陵舰一直记着。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我遇到了一位贵人。那是6年级的夏天,和现在一样热,电视上在演世界杯。一大哥哥到我家看球赛,我就觉得很无趣外加一点反感:影响我看军事科普杂志。这位哥哥看到我看军事杂志时,说明天带几本给我,关于舰船的。

当时我心里压根不相信,觉得不可能,我反感的人怎么可能让我惊喜?而且还理解不了他怎么爱看足球。第二天,他带了什么?《舰船知识》、《现代舰船》、《航空知识》,总共有十来本,印象最深的是百年驱逐舰的一个专题,封面是阿里伯克级驱逐舰的前后特写,这本杂志现在还在阁楼上升值。

这几本杂志一出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彻底为我打开了军迷的大门,我也成了同学眼中的军事专家。不过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杂志上介绍的多是国外的装备,同学张口闭口“爱国者”,我竟然无言以对。再譬如海军,拿得出手的国产舰艇很少,当时还因此对自己的爱好产生了动摇。为了说服自己,画军舰的时候,会借鉴国外军舰的样子,标注为“中国未来护卫舰”。做水线模型的时候,也会张冠李戴、到处借鉴,哪里好看全部搬过来吸收。

等到了初中,手头宽裕、杂志可以买起来了,知识量就上来了,知道了强击机原来就是攻击机,那艘军舰是051型驱逐舰,国外叫旅大级,还有那挺重机枪叫马克沁。再后来发现高中物理教科书出现了WM-80远程火箭炮,课堂上讲平抛运动,以飞机投弹为例,对我来说已经是旧知识。转眼又是10多年,大猫已去多年,伯克级被菲律宾推倒,现在有黑丝、有胖妞,有大D、有055,还有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航空母舰,估计也快进教科书了吧。

回顾过往,回顾成长,曲曲折折实不容易,也算是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里折腾出了点小涟漪。个人的成长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但实践表明,有梦想的人都不会差,再加上实干,都会事竟成。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