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该国最恨德国人 俘虏德军士兵后甚至就地枪决
二战初期的德国陆军,可以说是欧洲大陆上一个恐怖的存在,拥有百万军队的波兰被德军打得毫无脾气,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在一个月内沦陷,就连前任世界霸主英国也被打得龟缩在英伦三岛上,只能靠比较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与德军周旋一下。然而有一个国家在当时并不能算是美苏英那样的大国,却让德军在其国内寸步难行,犹如陷入泥沼。这个国家就是南斯拉夫。

其实,虽然南斯拉夫不是强国,但这个国家在当时也不小。一战结束后,几个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体的几个国家,形成了以塞尔维亚为核心的南斯拉夫。战后,法国为了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霸权体系,将南斯拉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随着法国在1940年5月向德军投降,南斯拉夫的生存又成了大问题。此时该国内部矛盾也很大,首先是塞尔维亚特别讨厌德国,两国在历史上就矛盾重重。而南斯拉夫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意大利感到厌恶,不过即便如此,南斯拉夫的掌权者保罗亲王为了防止轴心国入侵,便加入了轴心国阵营。
截至1941年3月,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都陆续加入了轴心国阵营,加上墨索里尼将势力范围延伸到希腊一带,南斯拉夫已经被轴心国势力包围。不过此时南斯拉夫国内却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1941年3月27日,在英国的支持下,彼得二世发动政变,推翻了保罗亲王成为南斯拉夫新的领导人。不过虽然彼得二世政权向英国承诺倒向英国一边,却又在名义上继续作为法西斯国家,对德意等国的一些要求采取敷衍的态度,这种做法很快就遭到了希特勒的不满,1941年4月6日,德军正式入侵南斯拉夫。

当时南斯拉夫国内拥有约120万军队,但由于王室的逃跑,南斯拉夫军队遭到了耻辱性的打击。不过在元帅铁托的领导下,这些军队中相当一部分化整为零,在全国各地分散抵抗德军。虽然轴心国占领了南斯拉夫全境,但南斯拉夫游击队给德军带来的伤亡仍然令德军高层愤怒不已。1943年初,游击队主力转移到黑山一带,对轴心国的威胁加大,因此德军于5月6日集结了大量精锐试图对南斯拉夫游击队实行毁灭性打击。
这些军队中有德军精锐的党卫军第七步兵师、第一山地师和著名的“勃兰登堡”师,加上保加利亚等亲德政权军队与意大利军队,总兵力达到了13万人。而南斯拉夫方面不仅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情报上也相当吃亏,直到德军发动攻击后才得知大规模的战役爆发了。此时游击队已经深入轴心国军队的包围圈中,然而在这种局势下,南斯拉夫游击队仍然近乎奇迹般地打破包围,相反,德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占到多少实质性的便宜。

但是,游击队对德国人的憎恨却达到了极点。苏捷斯卡战役后,游击队获得了喘息之机,并再次将战局拖入僵持阶段。此时南斯拉夫方面则对德军展开报复,德军战俘的健康甚至是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受伤的德军战俘无法得到医疗,只能跟其他战俘一起待在由马厩改造的战俘营中。提供的伙食中许多食物都是变质的,让大多数德军战俘腹泻,而游击队规定必须够20人时才能集体如厕,所以大量战俘只能在裤子里解决。
1944年6月6日,盟军于诺曼底登陆后,战局对德军开始急转直下。德国为了本土防御,在南斯拉夫投入的兵力大大缩减,而游击队则开始处处占据上风。为了解决麻烦,德军开始屠杀集中营中的南斯拉夫人,而作为回应,游击队则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惩戒德军战俘,尤其是来自“勃兰登堡”师的德军士兵会被从战俘营中挑选出来,集中枪决,甚至后期发展到俘虏德军士兵便就打处决。剩下的德军战俘被迫去挖掘掩埋尸体的“万人坑”,尸体已经高度腐烂,而为了不破坏尸体,战俘们不得不在尸水中徒手挖掘。虽然这些德国国防军士兵根本没有参与屠杀,他们却在从事这些恶心的事情同时,还得忍受南斯拉夫百姓的咒骂甚至是殴打。

南斯拉夫对德国人的憎恨可以说达到了二战的一个顶点。以至于在德军投降的前5天,游击队还趁机处决了一部分战俘。虽然这些事情在当时备受争议,但在二战的大背景下,双方的仇恨很快就被历史掩埋。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