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俄宣布出售中国这款急需发动机 再不出手就没戏了

文|军事热点报导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日前,中国空军订购的第二批四架苏-35战斗机从俄远东地区共青城起飞,南下抵达中国南部某空军基地,预计到2017年底还会交付4架苏-35,2018年之前交付全部24架,这样一来,中国空军将在歼-20服役之前拥有相当数量的“准四代机”,对应对周边空中态势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苏-35也是中俄在苏-30交易十年之后再一次深度交流,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引进苏-35也有助于了解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前沿技术,从而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道路进行对照和反思,从这一点来看,意义还超过引进苏-35本身。

俄媒透露,俄罗斯在决定出售中国苏-35战机之时,还同意出售中国期待已久的117S矢量发动机,此前曾有人担心中国在引进苏-35之后,将会对这款战机进行测绘复制,尤其是117S发动机,是目前俄现役最先进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一旦被中国复制将影响俄航空工业未来在中国的市场,但是最新的情况表明,中国空军对于俄罗斯的依赖即将结束,随着中国投入巨资研制航空发动机,特别是涡扇-15等新型发动机前景逐渐明朗之后,明眼人都清楚,中国很快将停止进口俄航空发动机,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无法阻挡的。

俄专家指出,中国航空工业是俄罗斯手把手帮助建立起来的,有着浓厚的苏俄血统,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工业最为复杂的部分,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密切分工合作,比如说涡扇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需要的单晶高温合金,能够在实验室中生产和大规模量产是完全不同的事,需要高精度的材料加工等基础工业积累,这也是中国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默默积累才能补上之前的欠课,目前看来,中国早已经认清这个问题,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俄罗斯专家表示,中国航空工业体系非常完整,具备研制从教练机到战斗机、从直升机到无人机的全套研发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滞后,这也导致中国主力战机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俄罗斯发动机,作为一个希望成为世界级强国的国家来说,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因此中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航空发动机攻关,目前来看已经走上了正轨,不久之前,涡扇-10B型“太行”发动机已经大批装备部队,这是中国首款应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的量产航空发动机,解决了曾困扰很久的可靠性问题,在此之后,专门为歼-20研发的涡扇-15“峨眉”发动机也即将亮相,实际上,俄方很清楚,如果不趁现在多出售一些压箱底技术的话,很快就将失去全部的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热点报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