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再次改写历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
文|政商头条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经试气点火,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

工作人员合影庆祝试采成功
日本、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国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这个世界难题,被我们中国人解决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骄傲一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并参加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
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参研参试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为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7年5月18日
将可能极大改变我国能源结构

无人机航拍视角下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
全球可燃冰研发活跃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等,各国竞相投入巨资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竞争异常激烈。
试采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叶建良认为,这次成功试采将可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扭转多煤少气的局面,并且迈出我国能源领域勘探开发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一步。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有近800亿吨在南海。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对可燃冰样品进行实验

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试采作业中
这次试用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是我国自主制造的“大国重器”,也是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这个内部有着6层工作空间的巨无霸,长117米,宽92.7米,作业平台高118米,可适用于全球任何深海作业。


蓝鲸一号钻井平台
什么是可燃冰?有什么用途?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才能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能量比石油、煤炭还高,被称为“世界最顶级的绿色能源”。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未来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是科技之争,也是能源之争!
在当前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高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对全球经济、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发展将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新材料可燃冰的出现,也将打破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多年以来的市场垄断地位!一旦可燃冰开采技术大规模量产到能源市场上,将直接影响到世界能源的命脉!而中国作为第一个率先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国家,在未来全球新能源领域无疑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今天,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击痛了所有的对手,更震惊了世界!西方各国纷纷在头条位置予以广泛的报道,甚至24小时的不间断播报!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次中国再一次站在了世界技术的顶峰;再次恭喜中国!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