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刚刚,3国发强硬联合公报,川普“美国优先”遭炮轰

文|军武酷

导语:

近日,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确认在第19届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新一任韩国总统。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的形势下,此次韩国大选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关心的就是韩国部署“萨德”的问题。这位数次强调“萨德”要“交由下届韩国政府来处理”的候选人入主青瓦台,韩国部署“萨德”会反转吗?我们拭目以待!

此时的美国在意的应该不是文在寅的当选,而是最惧怕下面这件事吧!

5月5日,中日韩三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居然开始联手,一致剑指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明确表示“抵制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3个国家的联合公报比G20的声明更加强硬,直接炮轰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

此前于3月在德国举行的G20财经首长会议上,各国财长达成以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坚持使用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等共识,而关于反对贸易主义的表态受到美国方面压力而遭到剔除。

在特朗普喊出美国优先及退出多边贸易协议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特朗普上任后实行诸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向加拿大软木材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就加拿大乳制品及铝开展贸易调查。

3、与加拿大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开始谈判,并称倘若贸易条件不利于美国便会退出。

4、威胁韩国重订自贸协议。

5、联合英国和欧盟计划开展关于中国铝行业“高额非法补贴的调查”等。

在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上,除废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外,特朗普也指责日本操纵汇率,让日元贬值,获取对美国贸易竞争优势。

如此看来,美国最关注的还是经济议题,美国最怕的还是地区经济合作,因为这样美国就被彻底排除在规则之外了。

此次中日韩联手发力,正是找准了美国的致命弱点。美国肯定会极力反扑,至于会不会再次重返亚太,还有待观察,但是美国肯定会再次阻挠中日韩的经贸合作。

一、中日韩自贸协定的马拉松式谈判

近年来,中国、日本、韩国这3个东北亚经济强国之间争斗和互掐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让人忘记了上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是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如果中日韩达成自贸协定,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贸易区。

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在柬埔寨举行经贸部长会议,正式宣布启动三方FTA(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谈判。次年3月,三国在首尔举行第一轮谈判,至今共进行了十轮谈判。三方第十轮谈判在首尔举行,三国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范围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尽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会议仍取得了成果,三国就通过FTA扩大投资贸易,坚持自由贸易原则达成共识。三国在协定范围领域达成一致,将金融服务、电信等五个议题升级为分工作组,并决定自第十一轮谈判起,就重要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壁垒情况进行交流。

中日韩在经济领域的迅速走近,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惕,也从另一个角度倒逼了美国的亚太战略。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最早于2011年提出。

当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提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希拉里的这篇文章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先声。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正式提出美国“转向亚洲”战略。奥巴马政府的这项决定,赢得了当时美国部分鹰派人士的支持,一些传统智库也纷纷为增加在亚太驻军“摇旗呐喊”。

就在报告出台后不久,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份名为“力量支撑的合作:美国战略与中国南海”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未来10年内将其在全球舰艇数量增至346艘,而不是囿于国防预算减少至250艘。

同时,中日、中韩、日韩的一系列矛盾和历史问题均被引爆。

日韩之间有“慰安妇协议”、独岛争端等矛盾,中日之间有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争议海域的问题,中韩之间则因“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而呈现政冷经冷的局面。当然,这些无法解开的死结都有明显的美国手法,在东北亚诸国之间楔下钉子,山姆大叔才能达到“以亚洲人制衡亚洲人”的目的。

加之金正恩上台的强硬手段以及安倍政府引领的右翼势力抬头,各种矛盾复杂交织,造就了当前的东北亚战略格局。

目前的情势就是美国居于裁判这个有利位置,在东北亚玩起了“狐狸给狗熊兄弟分面包”的游戏,左一口右一口,自己没付出啥,可区域内几个主要成员却处于风声鹤唳当中,为不稳定的局势付出了代价。最后的结果是那个“神经病”的导弹打不到美国,而东北亚3个经济强国却要担惊受怕,而且3国的经济合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动乱中也有曲折的进展。

中韩两国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一旦该协定生效,双方超过90%的产品将开始逐步进入到零关税时代。同年9月3日,韩国总统也巨大压力参加了中国的阅兵仪式。

然而,蜜月期很快过去,一切又被美国的萨德搞乱了,中韩关系急速冷冻。最大的获益者依然是美国。

争斗许久的三国也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6年10月29日,中日韩举行经贸部长会议,三国商定加快自贸谈判速度。2017年1月9日-11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此次谈判距离第十轮谈判已经间隔超过9个月时间。

为期三天的谈判中,三国就关税、原产地规定、货物贸易方针、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式等核心问题及详细落实方案进行集中讨论,还正式启动有关金融、通信等领域的磋商。

目前,中日韩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中国为日、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韩分别为中国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去年首次发布的《中日韩贸易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在各个领域建立了协商合作机制,包括17个部长级会议和多种交流和对话机制。三国在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并将其视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补充路径。

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反映了三国经贸合作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

如果中日韩三国能尽早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将推动三国的贸易增长,还将为三国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经济效益。中方业内人士认为,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未来我国参与亚太多边区域贸易平台的基石。韩国产业部方面表示,为了推进全面高水平互惠互利的中日韩FTA,将积极参与谈判,实现韩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4月10日至13日,中日韩举行自贸区第十二轮谈判。除了物品关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之外,3国还磋商今后如何推进谈判的框架。

5月5日,第20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日前在日本横滨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会议认为:

全球经济有所向好,10+3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经济增长,但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形势收紧等下行风险依然存在。10+3各方承诺单独或共同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所有必要政策工具,促进可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

各方重申支持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同时,各方将继续加强资本流动监测,密切关注并随时应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风险。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三国站在了一起。中日韩三国达成一致:抵制所有形式的保护主义。

由此可见,转了一大圈后,一切又回到了2012年的起点。奥巴马时期的美国的亚太政策宣告失败,亚洲又迎来了自己的亚洲,照此发展下去,东北亚局势也将初选转圜。

二、特朗普想“杀熟”,日本表示不干

安倍对特朗普是忠心耿耿的,就像战后历届日本首相贴心伺候主子一样。不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特朗普刚入主白宫,就不顾日方的一再喊话而废除了TPP。

更令人寒心的是,即使安倍带来1500亿美元的“贡品”,特朗普连句称赞的话都没有,或许他认为对日本安全作出保证就算可以了,可安倍的玻璃心却碎了一地。

特朗普在竞选时期就曾“请求”日本“全额”承担驻日美军费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则陆续发声,拒绝担负更多。

日本每年终究需要向美国交纳多少“保护费”?

据日本防卫省内部数据显示,日本一年承当的美军驻留经费近76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7日元),在美国盟国中列首位,已接近现行制度下的极限。

1960年订立的《日美位置协议》划分了日美在驻留有关经费上的承当职责。依据协议,日本需向驻日美军供给“设施和场所”,包含向土地一切者付出场所租赁费并供给必定补偿;美国则需承当美军驻日时期的保持经费,包含向美军军属发放的人工费、向基地雇佣的日本工人发放的劳务费以及美军驻留时期发生的别的保持费用。

日本对美国驻军经费的担负并不止于此。从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请求日本供给更多驻军经费支撑。当时的日本政治家为这有些协议以外的担负取名为“关心核算”,意在谅解当时美国因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日元汇率高致使的驻留经费支出高涨状况。

2016年度“关心核算”为1920亿日元,其间包含基地雇佣日本工人的根本工资和社保福利费、水电费、取暖费等。现在,约有2.5万人在驻日美军基地从事餐饮、设备维修等作业,其间九成人的工资由日本担负。

除此以外,为减轻冲绳基地担负采纳的办法所发生的费用也由日方承当,包含减轻噪音以及美军向日本返还有些基地带来的设备搬运甚至新建代替基地的费用。2016年度这有些经费核算为28亿日元。

美军整编有关费用也落到日本头上。有些冲绳驻日美军向关岛搬运的费用、驻日美军本身整编以及美军航母舰载机部队搬家等经费日本都需分管,2016年度这有些核算为1766亿日元。

综合一切日本承当的美军驻留经费后计算出,日本一年要向美国交纳的“保护费”挨近7600亿日元,到达驻日美军经费支出的54%,远高于美国别的同盟国如韩国、德国的担负份额,位居首位。

让日方感到绝望和难以接受的是:

特朗普政府对中日区别对待,厚此薄彼。美方放着中美之间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不提,却对日本穷追猛打。美方3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对日贸易逆差环比猛增33%,用美方官员的话来说就是“无法忍受如此快速扩大的逆差”。

在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上,除废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外,特朗普也指责日本操纵汇率,让日元贬值,获取对美国贸易竞争优势。有多家媒体报道说,日本正打算重启没有美国参与的TPP。

分析认为:

这一切都是美国迫使日本签署新“广场协议”的前奏。以“修正美日贸易失衡”的名义,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是迫使日本与美国签署双边自贸协定(FTA),而日方却对美方农产品和汽车存在畏惧心理,安倍政权无法承受本国农业和汽车业遭到打击的代价。

安倍在与特朗普会谈时一直强调“日本车企在美国已经进行了巨额投资,还雇佣了很多美国工人”,无奈特朗普要的是增量,而非用存量表功。美方的贪婪、贸易保护主义和“用美国货、雇美国人”的霸道主张令日本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更何况,日本产业界如今的呼声是“美国需求不稳定,日后恐将愈加依赖中国”。从机器人产业、机床工业到工程机械与车辆,主要就是依靠中国制造业的复兴而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而日本的旅游业更是靠慷慨的中国游客而财源滚滚。2016年访日外国游客2400万人次,创下纪录新高,其中中国游客637万人次,增长28%。日方也坦言“2020年吸引外国游客4000万人次”的目标要倚重中国。面对现实,安倍政权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

为此,日本没有放弃对美方的游说,也还在绝望地推进没有美国的新TPP。只要有TPP在,日方手里就还有一个能够讨价还价的筹码。

另一方面,日本改变了对“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冷淡态度,从之前的冷嘲热讽变为积极赞赏。

日本央行行长、前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5月2日表示,很多国家积极加入亚投行(AIIB)“是一件好事”,将有利于亚洲基建事业。

黑田强调称,亚洲基建需求巨大,仅依靠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等现有机构难以应对,如果基建得以完善,“经济将加速增长”。

路透社称,这是日本官方对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最积极的表态”。

稍早之前还有日媒报道,首相日本安倍决定派遣“中国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前往北京出席5月中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将向习大大递交安倍亲笔信。

4月27日,二阶俊博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有如此进展感到震惊,且表示敬意。在被问及日本是否有意向加入亚投行时,二阶俊博回应称,“你可以认为,日本有参加亚投行的可能。”

过去的几年里,日本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反应“冷淡”,一方面有其战略利益考虑,认为对日本主导的“亚开行(ADB)”形成了竞争态势,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和媒体对“一带一路”持怀疑态度,以唱衰为主,日本企业界则对AIIB持观望立场,不贸然参与。

但3年时间过去了,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进展感到了震惊,特别是一些铁路、港口等重大项目的推进进展快速,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对市场资源的快速覆盖,这对于经济发展匮乏动力的日本来说,极具吸引力。

因此,安倍这次选择服软,与中国携手对抗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使然。

三、一朝被忽悠,韩国逐渐觉醒

据韩联社5月8日报道,美国会研究服务部(CRS)4月4日发布的美韩关系报告称,部署“萨德”的开支预计在8亿到16亿美元之间。尽管包括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内的特朗普政府高官强烈支持在韩部署“萨德”,但一些分析人士推断,“萨德”的部署可能会在美引发费用分摊方面的新问题。

先是忽悠盟友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引起中国强烈抵制,可现在又说韩国你得掏钱,咱们亲兄弟明算账,韩国是彻底被忽悠了。

还不仅仅如此,最近几个月,根据“不利可得事实”和特殊市场状况规则,美国对主要包括钢铁在内的一系列韩国出口商品施加了超过50%的关税。对此,韩国已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

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他希望改变韩国与美国之间已有五年之久的自由贸易协定,他还表示,甚至有可能完全废弃该协定。

此时的韩国,真的是欲哭无泪。

其实,整个2016年,韩国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韩国总统朴槿惠深陷“闺蜜门”、限韩令、以及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几乎是一夜之间,处于转型期的韩国经济似乎到了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临界点,韩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现如今,因为去年与中国交恶,中韩自贸区的谈判已经停滞,中国到韩国旅游未来也会因为两国关系转冷而受到影响。考虑到韩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韩关系趋冷接下来必然影响到韩国经济。而这也是朴槿惠上台以来第一次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不愉快”。

韩国人必须接受事实,他们必须要面对中国已经崛起、已经是大国的事实,如今,美国自顾不暇,失去的了美国的大腿,又失去恩人的心,谁还能拯救岌岌可危的韩国经济?

韩国GDP接近日本的40%,日本都扛不住特朗普的欺压,韩国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与特朗普逼迫日本签署不平等自贸协定不同,对韩国,美方的目的是撕毁美韩自贸协定,因为这个协定对美国不公平。为了给韩国一点颜色,特朗普在明知协议规定的情况下,依旧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催逼韩方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交纳10亿美元的部署费。

这种无赖做派连皮糙肉厚的韩国“亲美保守派”都感觉受到了莫大侮辱,也激起了韩国民众新一轮反对部署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与中日联合起来向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开炮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韩国也担心美国接下来就拿2016年对韩贸易的277亿美元逆差说事儿。

韩国作为外贸主导型国家,本身只有5000万人口,国内市场狭小,对海外市场依赖极大。而联合中日也是一个与2个邻国修复关系的契机,尤其是对华关系方面,现在基本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提前做出姿态也有利于下届政府打开局面。不过,在萨德部署木已成舟的情况下,谁当总统都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韩国新总统文在寅匆匆履职,在“后朴槿惠时代”,新总统首要任务仍是振兴经济。鉴于韩国社会目前处于一个撕裂状态,文在寅的经济政策一定是以稳健为中心,经济改革也是循序渐进、“小步慢跑”。

在对外贸易方面,文在寅曾表示,今后将强化通商、外交领域对外交涉能力,本着维护韩国利益的原则,积极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韩美FTA再协商、韩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以及中国政府的“萨德”反制等复杂局面。

英国《金融时报》称,由于政治形势的恶化,韩国在东北亚的区域经济政策已经陷入严重困境,这对于现任政府的策略能力是一大考验。

韩国新总统的当选为改善中韩经贸关系、深化中韩自贸区框架下的合作、恢复两国间旅游和民间交往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

此外,文在寅提名的新总理李洛渊是个知日派,这折射出文在寅希望改善韩日关系,深化韩日经贸关系。由此看来,中日韩自贸真的可能会迎来迟到的春天。

结语:

中日韩能够抱团取暖是好消息。但也应该看到,仅仅3个国家的声明无法撼动“美国优先”,其作用仅仅在于牵制美方,让美方耗费一些精力来摆平,这个过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战略机遇期”。

同时,东北亚3个经济强国之间的隔阂与猜忌已然如深渊,而合作就是建在这个深渊之上的桥梁,3国要再次建立互信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最后,永远不要忘记上次中日韩自贸谈判的进程是如何被打断的。当前,日韩如今之所以敢“背叛”特朗普,敢起来“造反”,主要也是忍无可忍。只要特朗普对它们稍有和缓,这2个国家的转向也会轻而易举和毫不留情。

总体来看:

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中日韩三国关系呈现何种状态,无疑对于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三国之间如能妥善处理分歧,共谋互利发展,不仅将造福三国民众和东北亚地区,还将有利于整个世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APEC北京峰会批准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正式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在中日韩自贸区之外,中国还有更大的棋局,并不是非与你联合不可,希望日本和韩国能看清此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