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英国海军是如何在军舰制造中实现军民融合的?

诤闻军事

关注

文|诤闻军事

过去的20年里,很多国家的海军造船厂慢慢消亡和私有化,海军监管者也逐渐消失,世界主要海军国家的相关采办工程项目转为了由总承包商来管理,舰船釆办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鉴于以上海军釆办的转变,海军对船级社提供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些服务包括舰船的认证服务和舰船的全寿期服务。

英国劳氏船级社(LR)是支持海军釆办转变的主要力量,劳氏船级社制定了详细的海军舰船入级规范,并在近些年与很多国家开展了现役和新建舰船的入级检验工作。劳氏船级社通过过去10年间参与的25个采办项目积累了大量经验,明确并细化了许多采办转变的关键点,并且仍在持续跟踪。

传统上,海军舰船都是按照海军自身的标准和规范建造的。海军自身的标准和规范已经制修订多年,能够满足舰船的特殊要求,并能很好的服务于舰队。随着当今世界对舰船安全的日益重视,为了满足舰船安全认证的相关要求,许多国家海军纷纷采用世界主要船级社制定的军船规范。

英国海军在舰船采办过程中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方法,即:使用海军的建造厂和原材料,由海军的设计师开发设计和评估,来自海军监管的工厂提供设备,由海军造船厂负责建造舰船。如此完整的控制链条能够保证在釆购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可充分理解相关要求,确保质量控制达标。

英国海军在平时和战时的舰船釆办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固化在了海军标准中,以便在将来的工程项目中顺利地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标准是舰船全寿期内维修保障的依据,同时也在不断修订完善。随着新技术发展,海军还建立了大量研发基础设施,以确保前沿的科技可以及时有效的应用于海军舰船装备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皇家造船厂逐渐被私有化,很多基础设施和设备由于经费限制已经落后了20余年,以往建设的研发基础设施逐渐被废弃,工厂监管者被撤销,海军舰船平台的设计也越来越少。而相应的科技研发经验又反馈到海军标准,使得海军标准己经无法适应科技的发展。

起初英国军方设想釆用完全“商业的”采办方式来代替了传统的海军采办方法,但是这种转变的许多要求与相关机构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国防项目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将研制现代化武器系统的固有的不确定性与海军平台使用的成熟技术区别开来。

鉴于以上考虑,英国军方决定采用“精明采办”的方式,遵循北约联合军种出版物JSP430《舰船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军方也充分认识到风险评估是处理潜在风险的最好方法,并应用国防部采办管理系统(AMS-MoD’s Acquisition Management System)中的“风险管理”技术,在釆办过程中进行强制性风险评估,而后把新采办方式的能力要求传递给工业方。

英国国防部施行了“精明釆办”策略,商业机构需要在海军釆办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防务釆办环境。以“玛丽女王2号”为例,在通常的商业釆购过程中,在造船厂建造工程幵始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室内设计工作,主要详细考虑了商业要求、技术路径和环境因素、船体大小和航速、前期设计的性能、确保商业成功的独特优势等因素。

然而,海军釆办平台并没有真正考虑以上要素,即使考虑了,也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上。海军的釆办平台主要考虑的是:执行军事任务的性能(能力)、行动区域、船体大小和航速、经验教训、制胜手段或作战特性。但无论是海军釆办还是商业采购,都需要确保在造船厂建造工程开始前理清工程主要关注的因素。

一旦明晰了相关需求,公司将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合适的造船厂和设计机构。而后,根据提出的要求制定相关技术规范,主要涉及:船型、船体大小和航速、特性要求、船籍国和入级首选船级社。船级社作为独立第三方,其认证作用和职能会在先前的船舶规范和合同中确定下来,以便设备供应商明晰适用的准则。由于船籍国和入级的船级社的选择决定了船舶在全寿期内适用的管理标准和技术保障规则,因此,后两项内容对于船东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独立第三方(ITP)”合作,可为船东提供非常好的企业管理,并确保船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对船舶船籍进行维护。船级社对船舶进行日常维护和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船舶设备符合相关规定。为了充分满足船东要求,船东选定造船厂后会委托船级社对设计机构的详细设计(综合考虑船坞能力和建造经验)和造船厂的船舶建造进行监督和检验,以此来降低监督成本,并确保船舶建造与自己的要求相一致。

在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经常会认为标准作为固定的条文规定,并不能应付潜在的新的问题出现。然而实际上,标准作为技术固化和经验积累的载体,会识别出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会为降低风险和有效控制成本提供解决方案。在许多方面,标准都印证了这句话,“不从过去经验教训中学习的人,还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标准通常会对事物的物理属性做出限定(如尺寸控制或物理连接)。对相关标准要求的严格遵守,是船舶设计、建造、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

当然,对于公约中要求提出的解决方案,允许设计方采用被证明是等效的其它方案。此项原则对于商船来讲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引入新的技术方法而不囿于固有的采购惯例。该原则所包含的思想己经贯穿于整个专家和知识系统的评估过程,并可以对各个解决方案是否等效做出评定。

传统上,各国海军舰船都不会受法律法规的限制,以便于遂行军事行动而不受限制。然而,为了确保设备和船台在使用中的安全,需要在舰船采办和服役过程中对舰船的安全等级进行评估和检验。当前的检验方法是以将海军规定和商业要求相融合的_准为基础的,其中应用了完全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估(SA)技术。

商业釆购是必须符合基于安全评估原则的规定的,并且已经将安全评估融入了整个采办过程中。另外,严格的财务制度也应用于了商业运作中的各个方面,以便于在管理要求和成本控制上寻求平衡。大多数的商业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把对有效成本的考虑固化到了标准和技术规范中,而这些经验都是从先前失败的评估教训中获得的。固化了认识的标准和规范已经被工业界广泛接受和认可,也认为这是实现有效成本(costeffective)的实用的评估认可方法。因此,面对的很多风险都可以通用使用现有的技术标准得到有效的降低。而对于那些潜在的新的风险,可加以更多的关注来确保实现对风险的恰当控制。

将海军标准与入级规范相互融合,是英国海军武器装备采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英国国防部标准局负责的“标准化战略执行计划”也是“国防部采办管理系统”的重要要素。

在注重军民标准融合的同时,适用的检验/认证过程也同样非常重要。检验/认证相关的标准规范,需要公认的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有效理解和执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在执行检验/认证过程中,要求供应商作出“涉及标准的相关部分要求已经应用于设计过程”的声明,从根本上降低最终产品与标准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的风险。同时,也应当考虑到,仅仅依靠质量认证(QA)并不能完全保证供货方的产品在标准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因此,唯一的解决方案就利用SSIP制定清晰透明的检验过程,确保采办过程中参照标准规范相关要求进行的检验具有可操作性。这种综合测试、评估和认证计划(ITEAP)与入级过程图78十分相似。为了确认平台能够完全满足•一系列已经涉及的用于描述舰船“入级”的标准规范要求,在从原材料到最终舰船交付过程中,需要恰当地运用标准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用于检验/认证过程。对舰船的检验需要由具有丰富验船经验的人员执行,这种检验必须进行周期性检查和数据更新。而在这一过程中,检验人员也可以从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检验能力。

目前,很多国家的海军和船级社都在军船入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随着各国海军和船级社的发展变化,在军船入级未获得很大成效之前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作为首先开展军船入级业务的英国劳氏船级社,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并与英国皇家海军、欧洲国家海军以及其它国家的海军在军船入级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LR制定的军船入级规范以及与军方的合作经验,将会为其它国家军船入级业务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