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欲引进6套“萨德”系统 但是他可能没有那么多余粮

文|东方网军事

“萨德”反导系统 资料图

据共同社东京3月26日报道,随着朝鲜导弹发射精度的提高,以及正在具备同时发射多枚导弹的能力,日本政府对此深感危机。为扩大自卫队的作用,日本有意引进“萨德”系统,进而与美国在对朝趋于强硬的姿态上步调一致。然而,引进导弹防御系统相关的装备物资会导致费用增加,因此,有意见认为自卫队单独强化体制存在局限。

日本防卫费用 图片来自于网络

日本充当美亚太反导体系的“排头兵”

长期以来,美国及其盟友以应对朝鲜导弹威胁为由,在亚太地区持续开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装备的部署,不断深化该领域的合作。在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美着力拓展亚太地区更加巩固的导弹防御合作关系。在亚太地区国家中,日本高层所表现出的不安全感最为强烈,因此美日开展的导弹防御合作最深入、最持久。

2012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马德伦•克里顿在华盛顿政治论坛上演讲时说,华盛顿准备在亚太地区以两个“三边论坛”的形式(一个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另一个是美国、韩国、日本),建立与欧洲反导防御系统相似的广泛的地区反导防御基础设施。美国正在探索与其他国家联合对弹道导弹防御投资,构建亚太分阶段适应性(APPAA)反导系统;美国国防官员表达了对弹道导弹防御开展三边合作的愿望。2014年12月,美军在日本部署了第二部AN/TPY-2雷达(在京都附近的京岬通信基地);2015年初,美国又考虑在韩国部署THAAD系统,以应对朝鲜的挑衅。

美日弹道导弹防御合作已成为提升双方联合作战的关键驱动因素。美日两军可以利用多种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以及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PACOM)总指挥部生成共同的作战场景。据悉,美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实质性的联合指挥关系,其在信息上的共享提升了各国目标识别、跟踪以及拦截制导方面的效率。日美每年进行一次代号为“利刃”的指挥演习,用以检验日本可能和周边发生冲突的应对能力(尤其是模拟弹道导弹防御作战)。迄今为止,日本自卫队是唯一与美军开展过动能弹道导弹防御演习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对“宙斯盾”系统及“标准-3”IA型拦截弹的试验。

不断增加“宙斯盾”导弹防御军舰的数量

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提出致力于构建双层反导系统,实质上就是日本版的“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其外层反导由“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组成,也是对付前沿位置飞行中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可构成大区域范围的面防御,应该属于日本反导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爱国者”系统以其庞大数量和较为集中的部署构成末端防御,也是对重要目标的防御,专杀未被“标准-3”成功拦截的“漏网之鱼”,属于“宙斯盾”系统的强力补充。

在2007年度的防卫白皮书中提出,日本将在2011年之前,完成4艘“宙斯盾”驱逐舰的导弹防御功能改造,并部署16套“爱国者-3”防空导弹。在导弹防御作战中,“宙斯盾”系统利用高性能雷达发现来袭弹道导弹,当雷达捕捉到来袭目标后,从“宙斯盾”驱逐舰上发射“标准-3”拦截弹,在大气层外100千米以上摧毁来袭导弹。如果海上拦截失败,部署在地面上的“爱国者-3”陆基拦截弹将再次对来袭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拦截高度15-20千米,在进攻导弹落地前将其击毁。

2007年,日本开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进行“金刚”级四艘驱逐舰的改进升级,使其逐步拥有“宙斯盾”反导能力。为了能够尽快彰显实力,日本决定每改造一艘,就实验拦截一艘。目前,日本正在现有的4艘“金刚”级“宙斯盾”舰的基础上,增加两艘装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目前,这两艘“爱宕”级驱逐舰“爱宕”号(DDG-177)、“足柄”号(DDG-178)均已服役,正计划接受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改进。“爱宕”级是“金刚”级的改进型,与“金刚”级驱逐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其装备了“宙斯盾”基线7系统。

2014年以来,朝鲜多次实施中、近程导弹试射。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称,“朝鲜正在发展实战装备,在进行着提高军事作战能力的训练”,日方认为有必要尽快增加宙斯盾舰的数量,决定尽快增加部署两艘“宙斯盾”舰。日本计划增加采购2艘“宙斯盾”舰以应对朝鲜的导弹研发。为贯彻加强军事防御能力的方针,安倍内阁希望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签署1艘“宙斯盾”驱逐舰的采购合同,并于2020财年完成部署,届时日本的宙斯盾舰将从目前的6艘增加到8艘。与此同时,2014年9月,有报道称日本对采购“宙斯盾上岸”系统产生兴趣。

大规模部署且正在改进“爱国者-3”系统

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部署“爱国者-2”导弹。进入21世纪后,日本以加强应对“朝鲜导弹威胁”为由,又从美国引进并部署具备更强导弹拦截能力的“爱国者-3”导弹。“爱国者”地对空导弹作为主力装备,配备给航空自卫队的高射防空部队即高射群。日本自卫队的常规防空反导任务主要由航空自卫队担负。目前,航空自卫队下设6个高射群共计24个高射队,全面配备“爱国者-2”或“爱国者-3”导弹。

2016年3月,日本防卫省决定在首都圈内常态化部署“爱国者-3”时,日本《产经新闻》对此表示:“很显然,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强本土安保措施的重要性,为强化“爱国者-3”系统的能力、优化其部署位置提供了必要性。”日本还计划从2019年起引进“萨德”系统,弥补拦截范围内的“空白区域”,力争实现从中段到末段拦截的“全程无死角防御”。对此,有日本防卫省官员称:“从安全角度考虑,没有什么比建设无缝的、全天候应变的反导网络对于日本更重要的了。”

2016年7月29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随着朝鲜的导弹威胁与日俱增,日本仍找足借口不断升级“爱国者-3”系统。“这是日本十年来对其导弹防御系统展开的最重大提升”。据俄媒报道,升级后的“爱国者-3”射程增加1倍,增至约30公里,很可能明年开始实施,而这对抵御朝鲜的‘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来说不可或缺。

知情人士表示,从2017年4月开始,日本最大的防务承包商三菱重工将开始按许可证参与日本“爱国者-3”系统的升级: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升级12套,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再升级4套。其中,防卫东京地区的“爱国者-3”系统将优先升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按许可证生产“爱国者-3”导弹系统方面,拥有与日本业界长期成功合作的历史。

增加第三层反导的“萨德”系统或面临经费“冏”境

早在2009年7月就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准备在目前二层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上,构筑拦截范围更大的第三层导弹防御系统。日本计划引入的新系统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将其定位为对“标准-3”和“爱国者-3”拦截弹进行补充的“第三种拦截导弹”。为此,日本对引进“萨德”系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作为“强化弹道导弹防御的根本措施”,日本政府正考虑引进6套“萨德”系统,能在比“爱国者-3”更高的高度实施拦截。

钱 从哪儿来?

然而,每套“萨德”系统约1250亿日元的高昂费用成为棘手问题,6套系统的总费用将高达约7500亿日元,这使得日本不得不深入研究引进 “萨德”系统的可行性。公开资料显示,日本从2012年12月安倍晋三政权上台后的2013年开始,连续4年增加防卫费。2016年度超过了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90亿元)。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答辩中曾发言称:“(防卫费)在GDP占比1%的框架已经由内阁会议决定废除”,毫不掩饰进一步增加的意图。

每当需要的时候,“朝鲜威胁论”总会被提出来

据报道,日本的下一次防务预算将从2017年4月开始,这笔费用获得内阁批准才能被列入国家预算,而额外追加的资金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获批。据悉,日本政府准备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首次2+2会议上,作为最重要主题明确提出导弹防御,再度申明“朝鲜的威胁已进入新阶段”这一认识。据相关人士透露,日本政府预计在2+2会议上以严峻的财政状况为由解释大幅增加防卫费较为困难,有意就锁定由日美集中投入财力的合作领域有效强化防卫能力达成一致。

(消息来源:中国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