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欧洲航天闷声发大财:阿丽亚娜5火箭比我国长征五号早20年

俄乌前线那些事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军迷们口中,经常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可见在军迷们乃至国家决策者眼中,要想强大国家,唯海军和航天事业可以达到目标。美俄如此,我国也不例外,都在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然而再看欧洲,似乎欧洲几个大国、强国并不屑于发展航天,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

当然不是,欧洲表面上看,没什么发展航天事业的必要,但是恰恰相反,早在1975年,欧洲各国就在巴黎成立了欧洲航天局,简称欧空局(ESA),目前其成员有22个国家,发展的著名产品,就是闻名遐迩的“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

那么,为何欧洲各国要联合起来发展航天事业呢?简单来说,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欧洲普遍国小力弱。我们都知道,发展航天事业的国家,一般都是大国,像美俄,像我国,最起码,也要像日本一样,拥有丰厚的财力物力,简单的说,就是舍得投入。要知道,不管是对于航天飞行器研制的人才要求,还是对火箭研制的海量资金要求,假如没有强大的国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支撑,是不可能将火箭飞上天的,德国虽然第一个研制出了实用化的火箭(导弹),但那毕竟是战争时期,如今的航天器研制,早已不是二战的水平,其研制难度更高,所需要进行的试验更多,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让科研经费的投入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欧洲国家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进行如此的研究,集欧洲国家之长,研制现代工业最高精尖的飞行器。

伽利略导航系统卫星发射

其二,欧洲国家大多地域狭小。当我们摊开地图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参与欧空局的欧洲国家中,地域面积最大的就是罗马尼亚、法国、德国等等,这些国家大多土地已经开发殆尽,而像航天发射场这样的要求土地面积特别巨大的项目,在欧洲本土恐怕再难寻觅,更何况,现代火箭往往采用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等含有剧毒的发射剂,欧洲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盛行西风,因此,欧洲本土并没有合适的航天发射场,所以,欧空局的航天发射场选址在了法属圭亚那,这里地处南美洲,不仅靠近赤道,有利于火箭节省燃料,而且地广人稀,十分有利于航天发射。

火星快车号火星探测器

其三,欧洲政治一体化也要求欧洲有统一的航天管理机构。欧盟的成立,自然也就会要求政治政策采取统一的步调,在军事上成立了欧洲军团,在政治上采用欧盟秘书长的形式对外交流,航天上也不例外,不能因为法德英等科研实力强大而把相对科研实力弱小的例如比利时、罗马尼亚等抛下不管,而小国也未必不会出现杰出的航天人才,集中优秀的航天人才发展航天事业,这是欧洲国家的必然选择。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

总之,欧洲的航天业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不存在或不耀眼,而是远超人们的想象,其杰出产品包括阿丽亚娜系列火箭(1996年首次发射,比同级别的长征五号早20年)、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火星快车号火星探测器、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哥伦布轨道实验室(国际空间站一部分)、金星快车等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空间探测乃至深空探测航天器,其科研能力非常强大。(利刃/东风破)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