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吹嘘要“重层吓阻”解放军,恐怕主要有三点小算盘!

第一军情
文|第一军情
“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毁敌于水际,歼敌于滩头”。谁能想的到,这样的豪言壮语,竟然是台湾地区的所谓军事战略?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乏异想天开之人。台湾地区所谓的“国防部长”冯世宽前几天向“立法院”报告未来“四年期国防总检讨”,相关内容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份总检讨,体现了当前台湾蔡氏的军事战略,核心思想就是:“防卫固守,重层吓阻”。
所谓“重层吓阻”,具体是:“距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毁敌于水际,歼敌于滩头”。文字表述尽显极强的攻击性,与马英九任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大相径庭,总觉得像是陈水扁时期“决战境外”战略的借尸还魂。
针对“重层吓阻”的定义与目标,民进党“立委”王定宇问:以大陆东部战区最远陆军基地距台约1380公里估算,台湾是否有能力拒敌于此距离之外?台湾“国防部”参谋本部作战次长姜振中表示:“台军”有能力,且持续强化中。这是台湾地区军方首次公开承认有主动打击大陆的计划。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台湾地区具备1380公里射程的导弹无非两种,一种是“雄风2E”巡航导弹,另一种是“云峰”导弹。
“雄风2E”是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发的巡航导弹,在“雄风2型”反舰导弹基础上参考美国的战斧式导弹研发,投入研发经费约330亿新台币,2010年起展开生产,预计生产245枚。这款导弹长6.25米,最大速度0.85马赫,有效射程600-1200公里,采用GPS、红外寻的、地形匹配等制导方式。既可以陆地发射也可以舰载发射。相比之下,号称“决战境外利器”的“雄风3型”导弹似乎更加有名。2016年7月1日,由于人为因素,导致错误发射一枚“雄风3”导弹,直接飞向澎湖群岛东南方外海,追踪贯穿一艘高雄籍渔船驾驶舱,造成船上人员一死三伤。

“云峰”是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发的一种中程地对地导弹,历经十年之久,耗资80亿新台币研发成功,有效射程1200公里。这款导弹配备冲压发动机,速度3马赫。“云峰”导弹成功通过测试后,在美国施压下,台湾方面搁置了“云峰”导弹的量产计划。2016年8月,蔡氏宣布将该导弹冻结。
这几年解放军日益强大,两岸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台湾地区挑衅大陆无异以卵击石。那么,台湾方面的底气从何而来?难道是民进党执政之后,“台军”战力短短10个月就超越了过去10年?显然不是!其实,“台军”的战斗力不仅没有提升反倒大幅下降,管理混乱、军纪涣散,装备保养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前两天,台湾地区的导弹快艇还撞上了渔船。“台军”方面当然清楚,以现在之军力绝对无法与解放军对抗,所谓“拒敌于彼岸”,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罢了。

既然如此,出台“攻势”军事战略,目的何在?
一是,转移岛内对民进党执政能力的不满。蔡氏和她的民进党执政已经10个月,除了出台的政策不断失误导致民众怨声载道外,几乎一无是处。上街抗议屡屡发生,支持率不断下降。在此情况下,蔡氏只好又使出民进党的老手段,一面对在岛内继续打压国民党,另一面对大陆展示强硬,目的自然是转移岛内民众对她的怨气与不满。
二是,为“台独”势力壮胆,企图保住基本盘。民进党上台之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持续推行“去中国化”,大搞隐形“台独”,招致大陆强烈不满。大陆方面武统议论也日益高涨,“两会”期间,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委员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在台湾部署萨德之日,就是我们解放台湾之时!”面对大陆方面的压力,蔡氏当局不仅没有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反而加变本加厉推动“台独”。所谓“距敌于彼岸”,也不过给那些死不悔改的“台独”分子壮壮胆罢了。当然,这里面也有借着变防御为进攻战略调整,发展进攻型武器,增强自主“国防”能力的考虑。
三是,想方设法让美国增加对台军售。台湾地区要想提升所谓的攻击能力,就不得不依靠美国。因为只有美国依然不顾大陆强烈反对,坚持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前些日子,美媒爆出特朗普将要向台湾地区提供更好的武器,其中就有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等进攻性武器。台湾方面自然不放过这样的机会。
事实上,在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任何人相信台湾地区可以有“以武拒统”的实力了。大陆方面也决不会再给台湾这样的机会。无论大陆方面态度强硬也好,温和也罢,一切都取决于台湾方面的所作所为。玩火必自焚,任何人企图挑衅一个中国原则,置中华民族大义于不顾,注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