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纪念一战,战略运输机运送7架双翼机去欧洲重上蓝天

虹摄库尔斯克

关注

文|虹摄库尔斯克

皇家加拿大空军(RCAF)官方网站3月17日报道:作为退伍军人事务的一部分,也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维米岭战役100周年,皇家加拿大空军(RCAF)维米岭飞行协会(VFA)将于2017年4月9日派出复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拿大军队使用过的7架战斗机,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这些战机将在欧洲大陆重上蓝天。

图片:重上蓝天的加拿大空军一战双翼战斗机组成编队进行“战争重演”飞行表演。

为了能够运输这些复制的老战机,加拿大空军出动了一架CC-177“环球霸王”III战略运输机。该机是美国的C-17战略运输机的加拿大版,一架CC-177运输机运载了7架一战双翼机飞往法国。

这些小双翼机紧紧地挨在一起,层层叠叠地安放在CC-177战略运输机的大肚皮中,一架运输机一口气就将7架小飞机一起运走。这些飞机已经于3月15日抵达了法国达里尔,正在进行恢复和重组,做好飞行的准备。

图片:小巧的一战双翼机装在世界最先进的战略运输机中,可以看到这一百年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

这7架飞机包括2架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4架纽波特 11(Nieuport 11)战斗机和1架S.E.5战斗机,其中2架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将用于静态展示,而其他5架战斗机将参加4月9日在法国举行的“战争重演”飞跃欧洲的活动,以纪念维米岭战役。

图片:在机场准备装机的加拿大纽波特 11(Nieuport 11)战斗机。

维米岭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发生于1917年。维米岭战役是阿拉斯战役的序幕,也是加拿大所参与一战中最有名的战役之一。加拿大军队以3598名阵亡和7104名士兵受伤的代价控制了整个维米岭。而德军方面有大约有2万士兵阵亡,4千余人被俘虏。加拿大军队成功地占领了这处英、法军队打了两年多都久攻不下的高地。

图片:一架加拿大皇家空军的战斗机飞跃维米岭战线上空,可以看见下方争锋相对的两条防线,这就是一战战壕战的真实写照。

这次战役的胜利和加拿大王牌飞行员威廉姆·巴克、比利·毕晓普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共同创造了加拿大在一战时候的新国际形象。战役后,英国给予了加拿大更多的自主权,由于军事上的出色表现和卓越贡献,加拿大获得了1919年巴黎和会中的席位,并在1921年加入了国际联盟,最终在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生效后获得了完全的自主权。

图片:维米岭战役让国际认可了加拿大的战斗力,最终使加拿大脱离英国统治拥有完全自主权。

1922年,法国政府把维米岭周围一平方公里的领土送给加拿大,来感谢加拿大在此战役中的贡献和牺牲。现在,属于加拿大的维米岭是个战争纪念博物馆,由退伍军人部管理。

图片:加拿大军队在维米岭举行纪念活动。

皇家加拿大空军司令迈克尔·胡德中将说:“皇家加拿大空军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纪念活动中进行表演,向那些勇敢作战并在维米岭战役期间牺牲的加拿大战士致以敬意!”

图片:位于法国的维米岭现在建造有一座纪念馆,这处纪念馆和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法国赠送给了加拿大。

这次出动的战斗机主要是2架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4架纽波特 11(Nieuport 11)战斗机和1架S.E.5战斗机,这些都是一战时期加拿大军队使用的主力战斗机。

其中,2架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将作为地面静态展示,接受人们的参观。这些飞机恢复成第746“闪电鹰”中队的涂装。

Sopwith Pups战斗机国内翻译为索普维斯“幼崽”战斗机,或者叫“小狗”战斗机。这是英国索普维斯公司的产品,该公司打造出来一战协约国中最优秀的战斗机“骆驼”。

图片:加拿大复原的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

索普维斯“幼崽”战斗机是该公司制造的一种单座战斗机,1916年进入英国陆军航空队(当时英国皇家空军还未成立)和海军航空兵服役,该机拥有良好的飞行性能特别是机动性,但随着德国先进战斗机的不断出现,这种飞机到1917年底就开始退出一线,主要作为训练之用。另外,该机的起降性能非常好,被皇家海军看中作为航母舰载机的试验机型。

该机长5.89米,翼展8.08米,高2.87米,空重358千克,最高速度180千米/小时,升限5600米,武器为飞行员前的一挺0.303(7.7毫米)机枪一挺。

图片:准备装机的2架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这些飞机将作为静态展示接受人们的参观。

除了作为静态展示的索普维斯“幼崽”(Sopwith Pups)战斗机外,4架纽波特 11(Nieuport 11)战斗机将在1架S.E.5战斗机的带领下进行空中分列式的表演,其中驾驶SE5战斗机的飞行员是一名皇家加拿大空军CF-188“大黄蜂”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

图片:参加飞行表演的飞行员都曾经是加拿大空军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

S.E.5战斗机是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在一战时期设计制造先进战斗机,是英国可以与“骆驼”战斗机媲美的优秀机型,1917年投入战争后立刻挽回了空中优势。

图片:复原的S.E.5战斗机将作为飞行表演的空中领机。

该机机长6.38米,翼展8.11米,机高2.89米,空重639千克,最高速度222千米/小时,比上面介绍的“幼崽”战斗机快不少,在速度就是战斗力的一战战斗机格斗战场上拥有极大的优势。

武器为1挺安装在机头的0.303(7.7毫米)前射维克尔斯机枪,并安装有螺旋桨同步器,可以穿透螺旋桨向前射击,另外飞机机翼上方还有一挺0.303(7.7毫米)刘易斯机枪,两挺机枪的火力在当时是比较强的。此外,机翼下还能够携带4枚25磅炸弹。

图片:拆解后准备装上CC-177“环球霸王”III战略运输机的S.E.5战斗机。

飞行表演的主力是4架Nieuport 11战斗机。这种飞机国内一般翻译为纽波特 11型战斗机,与上面的两种英制战斗机不同,这是一战期间法国研制的一种战斗机,纽波特11和其发展型纽波特17是一战中法制战斗机的杰出代表。

图片:在机场等待装机的加拿大纽波特 11战斗机。

看起来弱小单薄、实则机敏强悍的纽波特战斗机是一战前半段协约国真正的空战利器。几乎每一个飞过这种法国飞机的人部为其特性所倾倒:速度极快,操控灵敏,爬升迅速。

图片:轻巧的纽波特 11战斗机只要几个人就能够搬进战略运输机的货仓。

事实上,除了翼间支撑杆不太牢固等个别问题外,它几乎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完美设计。在设计师的不断推动下,众多基于相同平台的改进型共同组成了庞人的纽波特飞机家族,它们被赞誉为“纽波特王朝”,光纽波特 11型战斗机就生产了7600架。

图片:第一架纽波特 11战斗机被固定进了CC-177战略运输机的货仓内。

如果说其中的基础设计纽波特 11战斗机是开山之作,它同令协约国一度极为忧虑的福克单翼机勉强打了个平手的话;那么其后续机型纽波特 17,则是福克单翼机黄金时期的终结者。

图片:一战飞机非常轻巧,一个人就能够拖动一架纽波特 11战斗机。

纽波特 11战斗机的机翼设计采用了上机翼比下机翼阔,上下机翼以V形支柱连接的结构,这样的设计兼备了双翼机的转弯灵活性和单翼机的高速度,被称为“一翼半”。

该机机长5.8米,翼展7.55米,机高2.4米,空重344千克,最高速度156千米/小时,升限4600米,武器是1挺架在机翼上方的8毫米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或0.303(7.7毫米)刘易士机枪。

图片:准备装运的纽波特 11战斗机,可以看到其经典的“一翼半”设计,即上机翼比下机翼宽。

这7架空重仅300~600多千克的小飞机,7架加起来也才只有3吨不到,这个重量对于最大装载能力超过70吨的CC-177战略运输机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从2006年起,加拿大先后向波音公司购买了5架C-17“环球霸王”III战略运输机,为了与美军区分,该机在加拿大的编号是CC-177,就像上面说的加拿大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的编号是CF-188一样,这是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战略运输机。

图片:皇家加拿大空军CF-188“大黄蜂”战斗机护航CC-177“环球霸王”III战略运输机。

图片:装满一战小飞机的CC-177战略运输机飞往欧洲。

用现代超大型的军用运输机运送一战时期的战斗机去参加战争纪念活动,本身就体现了航空技术飞速发展对战争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而国外高度重视战争的纪念和对战争重要载体——武器本身的研究和保存,成为了本国历史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而不能让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武器装备被抛弃在野地里腐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尽量修复那些功勋战机,在全国进行巡回表演,以普及航空文化,这样的国防教育才更加生动和有效。

图片:被外国航空爱好者修复并具有飞行能力的中国空军拉-11战斗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