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署新的天波雷达监视日韩?真相如何?
文|国科环宇
3月14日,韩国媒体《朝鲜日报》报道称:中国最近已经两次部署了能够覆盖韩日全境的天波雷达,该雷达探测半径达3000公里。
报道还称,这是中国对韩美部署萨德展开的激烈报复,同时中国也一直在扩大部署探测距离远比萨德要长的雷达。

朝鲜日报在报道中说,2016年1月中国已经在内蒙古部署了一部超地平线雷达,新部署的天波雷达朝向日本东京方向,除北海道部分地区以外,日本与朝鲜半岛全境均在探测范围之内。
报道还说:中国部署的超地平线雷达的电波还能够捕捉到普通雷达难以探测到的隐身飞机,
美国在日本山口县岩国航空基地部署的最新型隐身战斗机F-35B将被纳入中国的监视网。
最后该报道还推测:中国还在黑龙江双鸭山开始部署探测距离达5500公里的新型雷达,目的是为了监视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军事动向。

其实韩媒炒作的天波雷达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美国等国家早有装备。
从技术上上说,天波超视距雷达有三大优点。
首先是可以进行超地平线探测。
雷达的电磁波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可以由电离层向下反射进行探测,几乎不受地球曲率影响,这一点对于探测弹道导弹尤其具有优势。
比如“萨德”的AN/TPY-2雷达要探测2000公里外的弹道导弹,必须等它上升到240公里左右才能发现,天波雷达可以在其刚刚起飞就能发现。
第二是探测距离远。
由于采用了适合远距离传播的米波波段,而且发射功率很大,探测距离可远至数千公里。
第三是适合探测隐身目标。
因为其工作在米波波段,隐身飞机可能与该波段雷达波发生谐振,导致其雷达目标特征明显。
不过天波雷达的弱点也很明显,其探测精度较低,必须配合其他雷达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点是无法和采用X波段、可用于直接引导导弹的AN/TPY-2雷达比拟的。
另外,雷达设备体积很大,多为固定部署,不利于战时机动、伪装和防护。

美国的路基战略预警雷达
虽然部署天波雷达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并不是技术难题,但是韩国媒体说的那部雷达,可能并不是所谓的天波雷达,而是空间目标监视测量雷达。
韩国媒体称该雷达位于黑龙江省某航天测控站附近,从GE卫星照片的信息来看,其位于约北纬46.5度,八角形的雷达阵面宽约30米。

所谓中国“战略预警雷达”的卫星照片
公开报道显示:该航天测控站隶属于总装备部某基地,主要执行航天发射测控保障任务。
从朝向看,该雷达应该不是执行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战略预警任务的。
目前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弹道导弹主要有两类:
一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印度、韩国、台湾等)的中近程弹道导弹,
二是美国部署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上携带的潜射弹道导弹,这些导弹的来袭方向都不是北方。
实际上,某公开论文中有已经该雷达的介绍,明确指出该雷达是远程测量雷达。

国外类似的雷达目前的作用也主要是空间探测。
美国的AN/FPS-108雷达工作频率为L波段,阵面直径29 m,部署于阿拉斯加州谢米亚岛。
该雷达最初用于监测苏联的洲际导弹试验,后兼用于空间目标的监测。

俄罗斯顿河-2N雷达工作波长7.5 cm,阵面直径18 m,最初是莫斯科反导系统的火控雷达,也可用于空间目标的监测。

那为什么说这个雷达是用于空间目标监测的而不是战略预警的?
1、有公开资料显示这是测量雷达。2、战略预警一般属于空军或者火箭军的作战职能,而这个雷达隶属于总装的航天测控站。3、陆基战略预警雷达要观测低仰角目标,因此尽量选择山顶布置,而这个雷达就在平地上,周围还有不少山,说明是对天看的。4、该雷达设在黑龙江的原因,是因为低轨空间碎片大部分在极轨上,在高纬地区设站观测这些碎片效率最高。
之所以韩国媒体渲染这部所谓的“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其实无非是为美韩部署萨德系统开脱。
《朝鲜日报》在韩国本身就是一个宣扬民族沙文主义的右翼媒体,为了给萨德系统找借口,想把争议拖入一个“相互泼脏水”的循环中。
所以先有了这样的结论,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搜集证据,然后就出现了这种张冠李戴的局面。
其实萨德入韩之后,中韩关系急速下滑的责任是在于韩国“为虎作伥”,不少韩国媒体不反思本国的所作所为,反而一个劲的叫嚣中国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送一句古人的话给他们:“尔墓之木拱矣!”
(翻译一下:吾有故友diao似卿,如今坟头绿草盈。)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中国设置了这样的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又岂能那么容易让区区一家韩国媒体知道具体位置?
某些韩国媒体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反映出来的,不过是那点可怜的民族自卑心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国寡民心态。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