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暂时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工作关系,底气何来?

文|军武酷

巴以问题:

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2334号决议,谴责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进行定居点活动。

这是八年来安理会首次通过有关巴以问题的提案。当安理会宣布15名成员国中有14国投了赞成票时,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在此次投票中,长期偏袒以色列的美国选择了弃权,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行使否决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说:“以色列拒绝接受联合国这个令人耻辱的反以色列的决议,也不会遵守决议的规定。”声明还指责奥巴马政府不仅没有保护以色列免受围攻,反而在背后与敌人勾结。

以色列能源部部长兼情报部部长尤瓦尔·斯坦尼兹也批评“美国放弃了以色列这个它在中东的唯一盟友”。

恼羞成怒的内塔尼亚胡随后下令,以色列与12个国家——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日本、乌克兰、安哥拉、埃及、乌拉圭、西班牙、塞内加尔和新西兰的外交工作关系将会暂停。

此外,以色列向5个联合国机构提供的资金将削减约800万美元。以色列竟然同时与除美国之外的四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断交”。

虽然内坦尼亚胡事先声明与上述国家“断交”只是暂时的,此举并不影响以色列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安全和其他实质性合作,但是以色列的“疯狂”举动仍然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美国和原苏联都投了赞成票。

决议规定:

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此来避免双方发生冲突。

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本·古理安表示以色列愿意接受该方案,但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拒绝接受。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紧接着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争。以色列军队多次击败阿拉伯国家联军,并且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大片的国土。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从当初联合国规定的14942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5740平方公里,整整扩大了将近一倍。

以色列人认为:

阿拉伯国家联盟不接受联合国划分巴勒斯坦地区的决议在先,公然下令袭击以色列犹太平民在后,他们才是挑起“阿以战争”的罪魁祸首。

以色列占领的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是他们在“阿以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联合国不应该只听取阿拉伯国家的一面之词,就认定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的定居点是非法的。

美国作为以色列最忠实的盟友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历次“阿以战争”中都坚定的站在以色列的一边,为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军事情报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除此之外,美国利用自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多次否决联合国谴责以色列非法占领巴勒斯坦土地的决议。

此次奥巴马政府突然放弃一味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令以色列政府既震惊又愤怒,难道异常牢固的美以关系出现裂痕了吗?

在以色列正式建国之前,绝大部分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犹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历来有排犹的传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迫害犹太人的运动。

犹太人聪明睿智且善于经商,他们在欧洲聚敛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犹太人在欧洲各国的人口中属于绝对少数,一旦欧洲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或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总是将仇恨发泄到富有而弱小的犹太人身上。

历史上只有两个国家曾经无条件的接纳过犹太人,并且始终对犹太人表现出宽容和尊重的态度,那就是美国和中国。

独立建国之后,大批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移民美国,他们与当地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很少出现被排斥和迫害的现象。

美国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曾经说过:“在其它地区受到迫害和压制的希伯来人,现在定居在我们中间,没有人会使他们感到害怕。”

犹太人在美国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并且真正有了安全感。犹太人也全心全意地接受了美国,他们把美国当成了自己的家,称其为“上帝的国家”。这里没有歧视、排挤和迫害,犹太人在美国幸福而感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陷入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之中。以纳粹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始疯狂的迫害犹太人,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被迫逃离欧洲前往美国。

从美国人口总体上看,犹太人的总数从来只占很小一部分,迄今为止也没有超过3%。实际情况是,犹太人永远是美国最生气勃勃和奋发向上的人群。他们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等众多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所有领域都可以看到犹太人的身影,尤其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犹太人的贡献尤为突出,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犹太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少数族裔群体。犹太人对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影响力极大,他们能够深度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由于犹太人对美国政府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具有的特殊情感,促使美国和以色列之间发展成为一种“特殊关系”。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美国就公开宣布“承担对以色列生存和安全的义务”1983年,美以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备忘录》,美国确认以色列是美国在海外的“战略资产”,以色列成为除北约之外美国的主要盟国之一。

每次在决定以色列生死存亡的问题上,美国都会坚定地站在以色列的一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几十年来几乎从无例外。

众所周知,中国是除美国外唯一无条件接纳过犹太人的国家,经历过二战的老一辈犹太人对中国充满了感激之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大规模迫害国内的犹太人,很快排犹的浪潮就席卷整个欧洲。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为了逃命向世界各国申请避难,除了美国以极为苛刻的条件接纳了少部分犹太人之外,全世界只有中国向犹太人敞开了大门。

在整个二战期间,中国累计接纳了近5万名犹太人前来避难,仅上海一地就接收了2万多犹太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他顶住来自国民政府的强大压力,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最终拯救了这些人的生命。

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埃勒·沙龙称赞何凤山时说:“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何凤山是拯救犹太人的“大英雄”,而千千万万热心帮助犹太人的普通百姓,更加令他们对中国充满了感激之情。

当逃离欧洲的犹太人来到上海的时候,同样处在日寇的铁蹄之下的上海市民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善良的中国人腾出大量房屋给犹太人居住,拿出仅有的粮食与他们分享,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的安全。

二战结束之后,大多数生活在上海的犹太人都幸存下来。逃亡到中国的数万犹太人绝大多数决定前往巴勒斯坦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他们中的很多人参与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独立战争”,成为以色列建国的“开国功臣”,在以色列政府中担任重要的职位。

这些曾经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对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以色列总理内坦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在犹太人处于历史最黑暗的时刻施以援手,我们的感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和以色列的建交之路可以用“历经坎坷,终成正果”来形容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对以色列建国表示欢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色列外长摩西·萨尔特随后致电中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合法政府,并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地位的国家。

虽然新中国和以色列有强烈的建交意愿,无奈二者分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是冷战的高峰期,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当之无愧的“二把手”,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反帝、反侵略以及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局考虑,多次谴责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帮凶”,强烈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的侵略。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盟友,与阿拉伯国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美国的强烈反对以及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以色列不可能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虽然以色列不能与中国正式建交,但是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中国政府曾经多次公开指责以色列是美国的“帮凶”以及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行为。

以色列政府对中国的严厉指责保持沉默,从来没有用激烈的语言反唇相讥,表现出极大限度的忍耐和克制。以色列政府显然不愿意对中国口出恶言,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是以色列保持克制的关键性因素。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以色列政府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中国当时的全部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元,一亿美元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笔巨款,以色列政府用实际举动报答了中国人当年的恩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以建交的一大障碍消除了,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迅速升温。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极大地削弱了中东的主战强硬派。原本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各国纷纷与以色列建交,使阿拉伯国家认识到世界各国与以色列建交的趋势不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希望与以色列和平共处,中国与以色列建交的另一大障碍也消除了。在这种“水到渠成”的形势下,1992年1月24日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为中以两国和中犹两个伟大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民间交流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中国和以色列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最为活跃,以方向中方出售了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传授给我们。

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联合起来对我国进行“武器技术封锁”,以色列是为数不多的向我们提供先进武器技术的国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色列主要提供中国暂时无法生产的武器,如激光制导炮弹、电子火控系统、夜视仪、反坦克导弹等。

在国庆35周年阅兵式亮相的79式主战坦克就采用了以色列IMI公司研制的105毫米线膛炮。以色列向中国出售“怪蛇”-3空对空格斗导弹,双方还达成技术转让协议。霹雳-8导弹就是中国版的“怪蛇”-3,该导弹至今仍然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以色列IAI公司向中国提供了已经下马的“幼狮”式战斗机的部分技术,对中国歼-10战机的研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时至今日,歼-10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之一,不少西方军事评论家仍坚称歼-10就是中国版“幼狮”。

1997年,IAI公司宣布将向中国出售性能超过美国E-3A的“费尔康”预警机。由于美国国会和政府的强烈反对,以色列被迫在2000年7月宣布取消该项目,并向中国支付3.5亿美元赔偿金。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中国的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就服役了,该机的总体性能甚至超过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据传以色列在空警-2000的研制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补偿项目取消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传言的可信度嘛,各位自行脑补。

以色列早在1994年就卖给中国一批先进的“哈比”无人机,以此来帮助中国强化攻击雷达系统的能力。

中国以“哈比”无人机为基础,结合从被击落美国无人机上获取的技术,开发出了自己的无人机系列产品。其中以“彩虹”系列和“翼龙”系列为代表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的“拳头产品”。

以色列人是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

他们对残酷屠杀和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分子绝不放过,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回以色列受审。他们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毫不留情,经常不顾国际法出动特工四处追杀他们认定的“恐怖分子”。

另一方面,以色列人对曾经在危难中帮助过犹太人的国家和人民心存感激,用各种方法回报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以色列对中国的援助是出自真心的,老一辈犹太人对中国人普遍抱有好感,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孙要感恩图报,希望中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如果你曾经去过以色列,就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犹太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和热情。

在以色列的城市和乡村,你说:“我是中国人!”以色列人会对你露出笑容,即使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军人,也不会拒绝与他合影的要求。

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是由感情来决定的,但是中国人和以色列人深厚的民族感情足以令两国的友好关系世代相传。

以色列和中国相距遥远,两国之间没有切身利益的冲突,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民族,两国人民拥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中以两国完全具备世代友好的一切条件。

以色列暂时停止与包括中国在内12个国家的外交工作关系, 并不是与中国断交。只是发泄一下对这一事件的不满,其实以色列政府也明白这其中的原委,以色列政府似乎永远不敢与美国政府翻脸,只能迁怒于其它投赞成票的国家!

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非常良好,任何挑拨中以关系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