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监控:实现10分钟不间断动态凝神

蜀中行讲武堂
文|蜀中行讲武堂
最近,一段最新吉林一号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视频在各大网站引起轰动,内容是吉林一号拍摄的哥伦比亚波哥大机场一架飞机起飞动态视频,这段视频很快引起了网友关注。吉林一号虽然是民用小型卫星,但具有神奇的动态监控功能,可10分钟不间断动态凝神地面汽车移动,飞机起飞包括空中飞行姿态以及海上航母轨迹,这一切皆源于吉林一号卫星具有神奇的动态凝视功能!

如何看待吉林一号卫星发射?
中国吉林一号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和之前的高分卫星相比,这种卫星有什么特别之处?

美国的军港
吉林一号卫星值得称赞的地方,并不是拍摄了美国的军港,而是用卫星拍摄高清动态视频的能力,以及使用大量微小卫星组网进行全球高清敏捷成像的能力,这是一个未来各大国追求的太空卫星技术新趋势。
已知公开的民用小型视频卫星,最早应该是印尼与德国合作的LAPAN-A2,质量50-76kg,但分辨率只有6米左右,2007年发射。中国在2014也发射过实验性的天拓二号,67kg,五米分辨率,但只是实验星寿命较短。
跟吉林一号卫星比较接近的是美国在2013年发射了SkySat-1,在2014年发射了规格相同的SkySat-2,这两颗卫星,都具备较高地面分辨率的HD视频的拍摄能力。
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卫星组2015年10月发射,由一颗450kg的光学主星,一颗65kg的灵巧实验星,以及两颗95kg的灵巧视频星组成,轨道为650km左右太阳同步轨道,其中光学主星分辨率为全色0.72米,多光谱2.88米,两颗视频星灵巧01和灵巧02分辨率为多光谱1.12米,视频观测范围 4.6 x 3.4 km,可拍摄4k彩色视频,最长拍摄时间不明,传输速率为600Mbps。

上面是吉林一号主星,下面是三颗小星(一颗实验,两颗视频)。
吉林一号小卫星相比传统的大卫星,虽然极限分辨率略逊,但成本较低而灵活性却得以大大增加。
吉林一号小卫星在指定时刻取得特定地点的卫星图片甚至视频,并且不断地获得更新,对于侦查追踪大型移动目标尤其海上航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卫星分辨率再高,也很难在指定时间拍摄指定地点,拍摄周期往往是一天甚至更长,这样很容易被敌方提前隐藏。但如果用小卫星组网,就可以形成10分钟不间断接力跟踪。

小型卫星通过多条带的拼接方式, 在保证高图像分辨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东西方向的大范围的宽幅曲线成像,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

磁力矩器
实现这种敏捷指向的一个核心部件,磁力矩器。
根据近期规划,吉林省计划在2020年之前发射60颗民用小卫星;而远期规划则是在2030年左右,要有138颗卫星在轨。
第一阶段,2015年,在轨卫星4颗,其中2颗视频星,1颗推扫星,1颗实验星。
第二阶段,2016年,在轨卫星14颗,完成首次组网,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3~4小时内数据更新。
第三阶段,2020年,在轨卫星60颗,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30分钟内数据更新。
第四阶段,2030年,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卫星,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可提供全球最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航天信息产品。
一旦138颗卫星组网建成,中国在太空真的具备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那定位间隔就只剩几分钟,这是比0.1米分辨率更恐怖的能力。想想看,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速度和灵活性低于直升机,体积又大于汽车的目标,在没有遮蔽掩护的情况下,都将难以摆脱来自太空的跟踪,不但会被拍照,还会被拍小视频。。。。。。

未来各大国卫星侦查的时效性愈来愈强,这样的新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中国将是走在相关领域前列的一员,这才是吉林一号与长光卫星壮志雄心的真正启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