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无人机关键零件如遭禁运后果很严重?

俄乌前线那些事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国无人机产业看上去很“红火”,但是“心脏”如遭到禁运后果很严重

现如今中国研发的无人机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备受青睐,特别是在中东一些国家成了“名牌产品”,主要原因是中国无人机强调能用、适用和够用的原则,简化不必要的功能,踏踏实实做产品,在技术能够实现的范围内追求先进性,没有追求那些所谓的“噱头”,确保主要性能满足用户需求价格还很优惠。并且通过实战获得数据进行改进让系统更加成熟完善,这种模式让中国各种系列无人机在实战中表现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大大提高了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关注。

军事专家谷火平介绍,其实在这样“遍地开花”的盛景之下,中国无人机行业却埋藏着深深的隐忧,就是国产无人机的“心脏”问题。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研究煤油或其他燃料的发动机,设想出了低压缩比的单级内风冷柴油转子发动机的研发方案,但这一方案仅仅停留在了设想节点,并没有得到后续的实施。从国内的文献来看,在2013年之前,航空重油活塞发动机的研制基本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很难查到定型并大规模生产的重油活塞航机的产品。

所以,作为近些年来中国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代表”的翼龙-1无人机和彩虹-4无人机的发动机却都是来自奥地利的ROTAX914活塞发动机。ROTAX914UL的同型发动机也用在著名的捕食者A无人机上,燃料为航空汽油,100马力输出为5500转速,重量为64公斤,功重比1.5625hp/kg。

对比之下,国产的活塞9发动机也就是中航工业的HS-133活塞发动机,2006年立项,2012年11月28日完成300小时耐久试验考核。功率只有82 马力(转速未知),重量却有80公斤,功重比仅1.025hp/kg。

中国无人机用奥地利的ROTAX914活塞发动机,可靠性高也有利于出口,但是一旦美国向奥地利施加压力,奥地利肯定不会选择和美国“对着干”,那么对于中国无人机产业来说,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