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歼15舰载机不敌F18?日贬低被美否定

文|扒扒君历史馆

中国航母“辽宁舰”服役已近5年,其上搭载的国产歼-15“飞鲨”重型双发舰载机经历多年的舰机融合训练,已经初步具备了战斗能力。然而近日,日媒却对歼-15的性能提出了质疑。

根据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称,歼-15是中国仿制于俄罗斯苏-33的产物,性能不成熟,且中国缺乏伴随海军的空中加油能力,歼-15和美军舰载机F-18相比将甘落下风。

日方的说法只是一方面,歼-15虽然是苏-33的仿制品,但从国产歼-11B仿自苏-27SK的能力提升来看,歼-15的机动性不会比苏-33差,作战性能只会更加先进。

根据美国某防务周刊的说法,假设202X年的某一天中美之间发生海上不测,双方的舰载机将以歼-15“飞鲨”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担当主力角色。双方参数对比如下:

[歼-15]——空重17.5吨、最大内部燃油重量9吨、最大起飞重量32.5吨、最大速度2.4马赫、最大内油航程3500公里、拥有12个武器挂载点,最大外挂重量6.5吨。

[F-18E]——空重14.5吨、最大内部燃油重量6.78吨、最大起飞重量30吨、最大速度1.8马赫、最大内油航程2350公里、拥有9个武器挂载点、最大外挂重量8.1吨。

根据数据对比,歼-15和F-18E各有优势:歼-15最大内油航程远大于F-18E,巡航速度比F-18E快,挂载点多,机腹可挂载单弹重量达4吨的重型空对舰导弹。但是,歼-15最大外挂重量比F-18E小,考虑挂载武器重量时需要取舍。加上燃油的重量,歼-15会选择只携带8吨不到的燃油,才不会超过最大32.5吨的起飞重量,此时航程上相比F-18E已无优势。

平台方面:歼-15采取滑跃起飞方式,必须保证航母的甲板风达到7节时才能“半载”起飞,而如果歼-15想“满载”起飞,则必须保证航母的甲板风达到15节。而美军F-18E在“尼米兹”级和未来的“福特”级航母上的弹射起飞,可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起飞,且起飞重量不受甲板风限制。

在“半载”起飞状态下,歼-15可以执行作战半径为700公里的对空截击任务,此时可携带6枚PL-12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PL-8近距格斗弹。此时歼-15凭借远超F-18E的优越机动性能,以及不俗的航电系统,能在空战中对F-18E形成优势,但前提是F-18E冒险进入中国航母编队的防空区。

在“满载”起飞状态下,歼-15若执行对舰攻击任务,可以在满油的情况下携带更重的4枚鹰击83反舰导弹和2枚PL-8近距格斗弹,但是作战半径已不足700公里,可能无法接近美军航母编队的防空区外围。

综上所述,中国国产歼-15作为一款优秀的舰载机,更适合进行空对空的防御作战,受限于起飞方式的限制,无法发挥最大优势。而F-18E“超级大黄蜂”作为各方面较为均衡的舰载机,其仅航程一项就可完成更多的战术需求。中国未来国产航母的弹射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