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武器已经开售?其性能已匹敌美同类

俄乌前线那些事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国开售美国最先进档次激光拦截系统,激光武器时代正在来临
在2月19日开幕的阿布扎比防务展(简称IDEX)中,中国参展集团“中国防务”展出了多款令人惊喜的产品,其中一款产品的优异性能引起了晨曦的很大兴趣,那就是车载激光拦截系统:

中国展出的“沉默猎手” 低空激光防空系统
这款绰号为“沉默猎手”的车载低空激光防空系统(LASS)由中国保利集团展出。据现场发放的产品宣传册透露,“沉默猎手”LASS激光器标准输出功率为30千瓦(最大功率实际高于30千瓦,但低于100千瓦),最大射程4000米。该激光器主要用于拦截大批低空无人机,其激光器威力据称可在800米距离烧穿5层2毫米厚的钢板,1000米距离可烧穿5毫米厚钢板。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在2016年召开的杭州G20峰会期间,“沉默猎手”系统就已投入使用。
激光武器这个词语大家并不陌生,但一般人不怎么熟悉其具体进度和性能。本次展出的“沉默猎手”的30千瓦输出功率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看美国激光武器的进度。
2012年10月,外国媒体报道,美国陆军在通用的八轮卡车上成功安装一台10千瓦的固态激光器。这辆500马力的卡车,预计将投入常规陆军部队中进行实战测试,来验证激光武器的可靠性。

美国陆军“动式高能量激光技术演示项目”
很明显,2012年美国陆军这款演示产品的输出功率只有“沉默猎手”的1/3,性能有明显差距。在美军的未来规划中,10千瓦级别的HEL MD只能算“玩具”,武器级激光器的阈值通常被认为在100千瓦左右。
陆军车载激光拦截系统由于机动性要求,体积限制较严格,功率放大难度相对较高。如果是舰艇搭载的,则可适当放宽。
同年,美国海军在“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杜威”号上开始进行一种中型激光武器的搭载实验:

舰尾的激光武器组件
这种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固态激光发射器,它使用6束普通商用焊接激光来制造33千瓦能量的激光束。这种激光发射器需要的电力系统和冷却系统复杂而庞大,暂时并没有实战部署的能力。
改进后的“激光武器系统”的正式测试是在2014年8月,美国海军在部署于波斯湾的“庞塞”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上安装了该激光武器,随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试验。
从产品功率和成熟度看,已经开始对外销售的“沉默猎手”明显已经达到了美国的最先进档次。
当然,美国还在试验阶段的激光系统的功率是比这大的。2011年4月,美国首次测试其“海上激光演示系统”(MLD)。MLD利用7个15千瓦掺钕钇铝石固体板条激光器,合成产生了105千瓦的激光束。
美国海军将分三个阶段实现舰载激光武器部署:近期(2017年前)重点发展60~150千瓦光纤和板条固体激光器,以执行近距防御性作战(约1.6千米)为主,主要打击目标包括光电传感器、小型舰船、无人机、火箭弹等;中期(2022年前)发展300~500千瓦固体激光武器,增强作战距离,具备16千米级拦截水面及空中目标能力;远期(2025年后)发展兆瓦级自由电子激光武器,具备摧毁超声速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能力。
我们很难从外部资料获得我国舰载激光拦截系统的具体资料,不过从这次展出的我国车载系统与美国的对比,可以大致推测我国舰载系统的功率进度。
对于车载激光拦截系统,保利集团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正在开发功率更强的版本,以用于拦截迫击炮或火箭弹等目标。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