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西退役唯一航母看发展中国家的航母梦

超级大本营军事
文|超级大本营军事
今年2月16日,巴西政府宣布将退役现役的唯一一艘航母——“圣保罗”号,原定通过升级维修等工程使之服役年限延长至2030年之后的计划也宣告泡汤。曾经贵为南美第一海军(起码在规模和门面上来说)的巴西海军,也因为种种困难而不得不忍痛抛弃了“圣保罗”这张虽然老朽但尚有几分颜值的老脸。
人活脸树活皮的道理大家都懂,体味过生活艰辛的人也更能知道,能让一个人把最能标榜自己脸面的东西都舍弃了,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生活所迫。说的更直接点,“圣保罗”的老命续不下去了根本原因就是巴西海军养不起了,没钱汉子难的真理换在国家身上一样适用,或者说更加适用。

“圣保罗”被提前退役的事情再次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要想玩转航母,经济和科研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入不敷出要削减不良资产的逻辑不难理解。不过考虑到“圣保罗”是巴西目前唯一的一艘航母,服役多年劳苦功高,在巴西海军中的地位不是用一句简单的“门脸子”能概括的。要理解巴西人忍痛退役它的情绪,可以类比一下我们的“辽宁”号航母。同样是目前本国海军的唯一一艘现役航母,同意是舶来品,同样经历了艰难的翻修和改造工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航母对本国海军意味着什么,以及要追求自己的航母梦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实在有着太多的感触。多艰难才得来的东西,说放手就放手了,如何甘心?
巴西人的“圣保罗”号航母前身为法国“福熙”号航母,上个世纪60年代时建成服役。在其约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里,“福熙”跟着高卢人一起参加过不少局部热战,比如和北约的小伙伴们一起出征南斯拉夫,比如跑到中东地区维持民主。后来因为“福熙”年老色衰,而且法国人又拥有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这位烧钱如流水的“贵妇”要养着,再加上口袋里有几分余钱的巴西又想着提升一下本国海军的档次,所以双方一拍即合,2000年后“福熙”就从一条法国舰变成了巴西舰“圣保罗”。

“圣保罗”的老主人法国如今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中型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是其现在唯一航母
虽然在来到巴西海军时“圣保罗”号已经有近半百的高龄了,但这艘排水量达3万2000余吨的中型航母在经过后续的现代化改装后,在世界各国海军中还是拿得出手的(本来拥有航母的国家也没几个)。何况“圣保罗”号上还装备了两台曾被无数中国军迷朝思暮想的美制蒸汽弹射装置,言外之意:这可是一艘采用弹射起飞方式的航母啊!比起“简单”的采用滑跃式起飞的同僚来,那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尽管其实“圣保罗”上这两部美制蒸汽弹射器只能用来弹弹A-4系列这样的二代机,但对于巴西这样的地区强权而言是够用的。战十渣不需要去理会王者分段的忧愁烦恼,他们只需要对鱼塘里的战五渣形成碾压就行。

向巴西空军成功推销“鹰狮”轻型战机后,萨博还想在巴西海军的未来舰载机计划中重现辉煌,如今这已化为泡影
相同的思路在上个世纪90年曾经风靡一时,英国人在马岛战争中的胜利让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中小型航母+合适的舰载机+一定规模的驱护舰编队具有可行性,在本国经济能够维持的状态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去建设这样一支“袖珍版”航母编队,无论对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还是国防实力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而在这样的考量下, 许多著名例子也应运而生,比如印度的“维拉特”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泰国的“查克里·吕纳贝克”号轻型航母。除了泰国这艘属于专找西班牙量身打造的订制品,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追逐航母梦的第一阶段基本都是买的二手货。道理也很简单,2万吨排水量上下的轻型航母/两栖攻击舰许多工业强国能造,而且有钱基本就能买。但3万吨往上走的具有较为完整的航母功能的中型航母能建造的国家屈指可数,美国不卖,英国人为了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自顾不暇,法国还在迷茫中,俄罗斯旧伤未愈,中国还在努力摸索。所以在所谓的轻型航母+合适的舰载机的思路被逐渐抛弃的今天,艰难起家最后能迈上中大型航母台阶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两个:印度和中国。前者依靠屡遭磨难的“超日王”和多次下水的“维克兰特”二代,试图在印度洋重现曾经辉煌的双航母编队;后者则通过自身努力使得锈迹斑斑的前苏联航母脱胎换骨,从而一跃成为拥有大型航母的国家,而且后续正在大连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同时也在上海沪东厂酝酿着第一艘采用弹射起飞方式的航母。

印度海军退役/现役/在建的航母一览,印度人的历史机遇抓住的比我们早,但如今自主建造航母依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梦

“吕纳贝克”号的故事同样悲催,如果说巴西的“圣保罗”买回来好歹风光了几年,泰国人这艘轻型航母则从始至终都没形成过可靠的战斗力
但这些都是幸存者的热闹。在这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励志故事外,更多更多的则是青铜分段的“弱鸡”们的失败案例。泰国被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之后一度都要考虑把内裤典当给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靠1万吨排水量的“吕纳贝克”轻型航母+二手“鹞”式垂直起降战机称霸东南亚的计划也由此泡了汤。时至今日“吕纳贝克”已经成为了一艘单纯消耗泰国海军保养费用的“离休工”,只有涝灾和台风来袭时能扮演一下人道主义救援舰的角色。巴西的“圣保罗”在买回数年后就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蒸汽管爆炸事故,这迫使巴西海军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这一修就修了5年多。原计划在2013年左右重新投入使用的“圣保罗”在2012年底又遭遇了一次大火,迫使维修工作延长。更悲催的是,在巴西奥运会被世人公认最渣的2016年里,“圣保罗”再度发生火灾。再加上近年来由于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速放缓等客观经济因素,抓襟见肘的巴西海军想要再让“圣保罗”老骥伏枥也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就这样,在没有后续航母接盘的迷茫里,巴西人宣布退役这艘唯一的航母。无数发展中国家曾经辗转反侧的航母梦,就此被划上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休止符。

从自主翻修改装的“辽宁”号,到如今渐露峥嵘的首艘国产航母001A型,我们用十来年时间走过了别人近半个世纪的道路。在追逐航母梦的征程上我们未曾退却,如今也坚定向前
总结来说,一个国家能否建立起强有力的航母编队本质上取决于内外两方面因素:既要看自身的奋斗(经济底子要扎实),有时候也取决于历史的行程(适宜的外部条件)。如今的世界经济形势普遍较为严峻,适合购买的二手航母和舰载机(尤其是舰载机)少之又少,再加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和军工实力有限,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范围内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很难再拥有可以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航母。作为目前全世界唯二能建造中大型航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印度的“维克兰特”二代那种也算的话)忆苦思甜,将心比心,方知我们今天的成就得来不易。一个人的命运当然是会极大程度的受到历史行程的左右,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当初没能成功的从乌克兰将“瓦良格”号拖回大连,天知道中国海军的航母梦还要幻想多久?但是归根结底,如果自身的奋斗无法坚持,那么即使一时抓住了历史机遇事后也依然于事无补,今天的巴西和泰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伟大是需要自己的开拓的,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们正在开拓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