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近代中国败在被统治阶级阉割后的儒学道统

火星方阵

关注

文|火星方阵

作者:王德华

中国在南海自己的花园种花种草,美军不远万里从东太平洋跑到西太平洋,已经从道德高地跌落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战争叫嚣。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则形容中国“越来越自大”,美国太平洋两大舰队的指挥官均表示,“如果有必要,我们做好了作战准备”。

面对美军天上、海上和水下的围堵,面对国家核心利益一次次被侵蚀,我们该如何“能打仗,打胜仗”,如何不再让甲午之败的悲剧重演呢?

缺乏狼性

乔良少将的一篇《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中国军人最大的弱点》在网上广为流传。不少网民认为此文“一针见血”,因为儒家思想会让军队缺乏狼性、野性、血性,要吃大亏。

刘亚洲将军持同样的观点,而且讲得 更为彻底:

春秋时期,中国人性格阳刚勇武,思想灿烂绚丽,极富进取心也极富创造力。到处是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

被统治阶级阉割后的儒学道统使得中国人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孝子太多,忠臣太少。

尤其是经过蒙、满两个马背民族的统治,中国人的血性几乎被摧残殆尽。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

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这场战争的结果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边缘。以史为鉴知兴替。有必要重温那段泣血的历史,有必要再揭那块还未痊愈的伤痕,尽管有“剜心之痛”。

被阉割的儒学道统

甲午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军队与外国军队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又是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短暂的战略机遇期彻底失去。日本由此一步步走向强盛,而中国则自此万劫不复。中国不仅输在体制上,不仅输在科技上,也输在儒家文化上。准确地说,是输在“被统治阶级阉割后的儒学道统”。

自宋朝以后,被阉割的儒家思想害了中国,没有野性。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就是用他们的狼性。中国说的重文轻武,就是读书做官,写词耍耍嘴皮而已,跟西方科技没有可比性。

刘亚洲将军还写道: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总是无一战不一触即溃。

日本《日清战争实记》写道:“支那大将身形高大,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条,尚未听到枪声就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

二战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赞奋斗不息》的演讲中,曾把中国用为反面教材警告美国国民,“一个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他好战、爱冒险的进攻面前是肯定要衰败的……”

任何一个国家遭受外族入侵时,出现“有奶便是娘”的卖国贼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为何抗日战争冒出这么多汉奸来, 曾经追随孙中山的热血青年汪精卫最后却成了最大的汉奸?

翻阅《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一书唏嘘不已。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76号特务头子丁默邨等人,在《自白书》中无不称自己是“迫而虚与委蛇”。把汉奸嘴脸描绘成“凡有利于人民,减除人民痛苦之事业,邨无不竭力为之”的大忠臣。

儒家的糟糠禁锢了中国人的原始血性,养成了各扫门前雪休管瓦上霜的事不关已的情性。把中国男人的血性和和不服输的精神阉割,只剩下贪生怕死之辈。一个清兵能追杀六十个汉人,几个日本鬼子能让几千中国人不敢反抗,这都是儒家思想的毒害。面对叛徒的劝降,杨靖宇震人心魄的一句话:“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近代中国败在“被统治阶级阉割后的儒学道统”,深以为然。

敢于亮剑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有什么样的军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军队的运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历史再次把人民军队推到舞台的中央。

当今的人民军队,与美国的装备差距与援美援朝相比大大减少。但是,一个人再强壮如果没有勇武思维就是懦夫,再好的武器也是烧火棍一根而已,军人就是要为国家奉献出铁血丹心,军人决不能有所谓的以德报怨,军人就是要有搏杀敌人的铁血精神。

军队必须有狼性,才能战无不胜。面对美军战争的咆哮,人民军队不要推崇儒道,而是要有血性,要敢于亮剑,“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危”,“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剑峰所指所向披靡”。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