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50年载弹仅2吨 我军为何眷恋老战机
文|军事热点报导
如果要评价一款战机性能优劣,人们往往喜欢比较其性能参数,速度、航程、载弹量等等,通常为那款数据更高,那款更好,那么以此方法对比的话,我军的强5战机就显得没什么优点。

强5的外挂点一共有12个之多
强5的正常起飞重量只有9吨多一点,最大起飞重11吨多, 别看它采用两侧进气,机头拥有不小的空间,其实并没有安装什么先进的雷达及航电设备,可以说非常简单,故而使用的武器种类也相当有效,以火箭弹与无制导航弹为主。武器为2门23毫米航炮,挂架多达12个,载弹量仅有2吨,这个水平明显偏低。动力为2台涡喷-6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12马赫,巡航时速800公里,理论航程超1500公里,实际飞不了1000公里,作战半径不到400公里。

主要武器火箭弹
如此仅从数据角度说,强5已经非常落后的机型,可是其生产却从自1968年,直到2012年才停产,生产时间长过43年,产量超过千架,不仅列装我军,更出口多国,至今为主力战机,无一国将其淘汰。
一直让许多人不理解,解放军为什么对这款老式战机念念不忘?已经服役近50年的老型号,却仍然不打算退役,这似乎成了证明中国空军装备落后的一个证据了。

苏25在实战中的表现相当好,高强度的出击,日出动次数可达3次以上
直到近期的实战中苏25战机的良好表现,让人们重新评价空中力量的作用,不仅俄制苏25成了名机,连带着美制A10的退役计划也被无限期推迟,这时人们回过头,再次审视强5,才发现它与苏25,A10一样为:战场支援机,为一线的地面作战部队提供支援,拥有许多其它战机不具备的品质,具体可表现为三个方面:野战机场机降、高强度出击、超低空突防。
以前大多数战机都具备这一能力,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役战机多失去,连在硬质公路上起降都成了少数战机的特长,强5为少数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的现役战机之一。从野战机场起飞往往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战场,那么航程多少意义不大,至于载弹量?能多挂也不敢挂,野战机场跑道不是混凝土等硬质的,对载弹量有限制。

准备夜航训练的强5
为了弥补载弹量不足,它提高了出动率,可以连续出击。设计指标为每日2次,实际3次以上,现代战机在设计远没有如此高的要求,通常仅要求每日1到2次。
强5通常采用超低空突击的作战方式,往往把高空压低到50米,如此高度上,什么先进的机载雷达都没有意义,至于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在这个高度上根本没法使用,反而不如非制导武器更合适。
这时速度慢一点更好,即利于规避地面障碍物,也有利于瞄准目标。超低空投弹命中误差小,往往可以将航弹直接投向地面部队指示的目标,相较之下,高空投弹往往存在命中误差大,容易误伤已方部队,既便制导武器也难以避免。低空突击也让地面防空火力都犯难,几乎就是射击死角,相当无奈的,也就是轻武器的威胁大一些,强5为此加装了大量装甲,以至比它的原型歼6要重约2吨。

强5的多机编队
这些特长都是其它现代战机难以达到的,可以说,强5为以适合特定条件为目标研发的特定机型,可惜的是,强5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谁才是它的接班人那?我们是否还需要这一款特殊的战机那?这都是如今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