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给朝鲜一巴掌,蒙古一颗糖,中国此举为哪般

文|私募核心圈

  导读:很多人在问国际局势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咱们和两个邻国“小朋友”周末发生的那点事儿。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南海问题的升温,中国2017年外交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需要经受诸多考验。

上周末中国对自己的两个邻居:朝鲜和蒙古相继出手,只不过一个领到的是“大嘴巴”,一个领到的是“糖果”。同样是邻居,态度却天壤之别,中国的外交态度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最严厉制裁发布,中朝关系蒙上阴影

2月18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2017年的第12号公告。

短短一百来个字的报告中,轻描淡写说了一个极不寻常的事情:中国本年度暂停进口朝鲜原产煤炭。重磅报告一出,立刻引来各国媒体猜测。这可能是中朝建交以来中国对朝鲜最严厉的一次制裁。如果报告严格执行,朝鲜经济将面临不可估量的重创。

朝鲜贸易对中国的依赖性国民皆知。煤炭贸易作为重要交易,在中朝贸易中占了朝鲜全国贸易外汇收入的30%,是朝鲜第一大外汇支柱。朝鲜每年40亿美金的贸易外汇收入中,30亿为中国提供,而这30亿中,12亿为煤炭。而此次公告明确表明,今年年内的朝鲜原产煤炭不能再进入中国,劳动密集型的煤炭出口停滞,将导致朝鲜大量矿工失业。这让朝鲜惨淡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朝鲜人民的苦日子更苦了。

此外,由于朝鲜对于核事业的坚持不懈追求,朝鲜这些年的外汇收入基本用于购买石油、高精密设备等战略物资。而外汇枯竭将使得大批相关重要合同中止,必然引发大量重要产业部门停摆。

这或许将成为朝鲜自苏联解体以来经济的再一次重创。

中国官方对此次制裁给出的理由是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321号决议。而此决议,是去年朝鲜第五次核试验后安理会通过的。去年12月23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布了对朝鲜制裁的决议,但给朝鲜留有了足够多的余地,允许“民生”进口。在自身煤炭产能都过剩和国际舆论的施压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不关上进口朝鲜煤炭这扇大门,如此情深义重,奈何“明月照沟渠”。此次的重磅制裁突然宣布,联想到最近朝鲜弹道导弹试射以及金正男遇刺身亡,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再次豪放援助蒙古国,背后原因为哪般

在各方还在猜测此次严厉制裁背后的原因时,周日一则重要消息又再次引起了大家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周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蒙古国获得总计约55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资金,其中,中国央行将与蒙古国中央银行续签150亿元人民币(约22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至少三年。

作为同为中国“熟悉的陌生人”邻居,蒙古近年来经济形势堪忧,蒙古国经济去年增长约1%,为七年来最慢,今年在纾困计划铺开后可能滑入衰退。此外,蒙古政府还有5.80亿美元主权担保债务在身,今年3月份即将到期,违约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为了应对债务违约,蒙古国还提出了偿付外债的计划,按照该计划,每个国家公民都必须参加捐款。捐款数额取决于年龄。8岁的孩子应该捐1000图格里克(约0.4美元),30岁以下人士应捐2.2万图格里克(约9美元)。蒙古的经济学家还建议50岁的人士捐款20万图格里克(约81美元)。

(蒙古经济学家B.Osorgarav)

中国对于水深火热的蒙古人民的,此次豪放援助,也是出人意料。由于国内反华情绪的存在,加上苏联解体以来中国同俄罗斯关系维持在稳定状态,蒙古国的战略价值迅速下降,处于中国外交边缘国,与中国关系一直不冷不热。

而此次中国的豪放援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一是虽然中蒙虽然关系不冷不热,但作为相互接壤的邻居,经济贸易往来相当频繁。蒙古国内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中国,非中国商品也要经过中国中转。而此次蒙古国如果违约,势必影响中国相关利益,“麻雀再小也是肉”,维持蒙古国的正常运营对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的中国贸易具有一定意义。

此外,蒙古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家经济也主要靠矿业。近年来全球矿业繁荣消退,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断减少,对蒙古资源国的冲击明显。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及其配套设施需求巨大、供给强劲。相关企业对于建筑原材料的矿产的需求大幅增加,此次中国援助内蒙有助于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内蒙的矿产供给。

再者,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中国周边国家一直以来同中国关系都比较微妙,除了“巴铁”以外,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的小摩擦。这是历史背景下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封锁政策遗留下来的问题。“与邻为善”一直是中国追求的目标,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中国愿意和任意国家改善关系,作为邻居的蒙古国,在关键时候援助一下也无可厚非。

值得琢磨的是,从援助本身和援助时间点来看,很难不同中国对朝鲜的制裁联想在一块,同为邻居,一个得到的是“萝卜不行换大棒”,一个是不断的“恩惠”。不知中国的良苦用心对三胖将军有没有一点警醒作用。此外,中国致力于周边环境稳定的决心是绝不动摇的,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深化改革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中国在周边纷争中积极主动协商态度的原因所在。任何将中国大国忍让包容态度视为“病猫症状”的挑衅,后果都只能自负。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