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曾打造航母舰队 千亿建造首次出海被击沉
文|军迷圈
打造大型航母舰队,是试图制霸海洋的每一个国家的梦想。日本也并不例外。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就拥有极其庞大的航母舰队,以6艘重型航母为核心的机动部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横扫太平洋。不过,中途岛的惨败却让日本出现了航母危机:一次战役4艘航母被美军消灭。而且因为战前对航母建造的忽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新航母完工。日方紧急制定了急造航母计划,打算学习美国,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方式生产大量标准化的同型航母,简化工艺,从而让日本重新获得无敌的航母力量,夺回太平洋的控制权。

云龙级航母就这样诞生了。其以飞龙号舰队航母的图纸为基础,扩大了尺寸,但简化了工艺和设备,准备大规模投入建造。日方的生产计划是在1945年底以前造出15艘云龙级,和美国人在数量上也比试一番。
云龙级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4000吨,在现代来看并不算什么,但在二战时期可算是一种正规的舰队航母。其最大载机量达到65架,可以搭载早期的零战21、97舰攻、99舰爆等战机,二战后期则可以搭载彗星舰爆、天山舰攻和零战52战斗机。其内部可以搭载400余枚炸弹和鱼雷,维持多次航空出击。
为了方便建造,云龙级直接沿用了巡洋舰或是大型驱逐舰的主机。但好造并不等于便宜。根据福井静夫《日本空母物语》一书的记载,根据1943年的币值,一艘云龙级的造价达到了1.2亿日元之巨。根据购买力折算,其相当于现代的1500亿日元,也并不比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驱逐舰”们便宜。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日本这样一个国力有限的小国,试图凭一己之力打造能和美国争夺太平洋霸权的超级舰队,是多么的疯狂和无知。

1944年8月,云龙级的第一艘,云龙号正式下水。不过因为舰载飞行员在历次海战中损失巨大,云龙号一直处于没有飞行员和飞机的尴尬状态。但日本海军可不打算让它闲着,航母巨大的机库是执行运输的理想载体,其航速又比普通商船快得多,在丧失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客串一把运输船也是可以的。
1944年12月18日,云龙号从吴军港出发,机库内部搭载了30余枚樱花式自杀火箭,试图将其运往菲律宾——这也是云龙号的首次远洋。这种火箭速度极快,由敢死队员操纵在发射后撞向敌舰。每一枚樱花的机头有一个装有800千克烈性炸药的巨型炸弹。不过,云龙号的首次远航却成为了绝命之旅。美军的鲑鱼号潜艇盯上了它,并最终隐蔽地齐射了6条鱼雷。云龙舰结结实实地挨上了其中的两枚。爆炸后的大火和巨大震撼引爆了机库内的樱花弹——30多枚樱花和装在内部的巨型炸弹在机库内殉爆,整艘军舰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并迅速沉没。因为沉得太快炸得太惨,全舰有1000余人丧生。

云龙运送的樱花自杀火箭是准备给驻菲律宾的轰炸机部队准备的
云龙级在战争期间还制造出了天城号和葛城号两艘。天城号在1945年于港口内被美军的空袭重创,然后翻沉在港口内成为废船。日本投降后,其被拆为废铁。葛城号在日本投降后扔能开动,便充当了撤回日本在外侨民和士兵的运输船,完成任务后也被拆掉了。还有三艘云龙级则在船厂内未完成建造,剩下的建造计划则化为了泡影。

翻沉在港口内的天城号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