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一兵器砍死日军无数 美军用后却无奈放弃

文|环球新军事

大刀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冷兵器之一,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利于劈砍;上世纪初大刀因为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成为中国很多杂牌军队的主要装备,并将刀术作为基本军事技能进行训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以大刀为利器始于1932年19路军淞沪抗战,以后中日两军经常发生肉搏战,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大刀常常大显神威予日寇以重创。抗战岁月中,国共双方的武装力量均曾不同程度地沿用大刀战术,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句歌词自抗日战争以来就广为流传,它与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有关,谱写了中国军事史的传奇。1933年3月中日双方围绕喜峰口外的几个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由于连日的激战,使29军伤亡很大,37师师长冯治安与38师师长张自忠认为,日军具有武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29军若想取胜,必须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后方。于是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29军最常使用的特殊装备——大刀上。

冯、张等经过研究,决定发挥我方的优势,立刻在各自的团里挑出500名擅长刀术和近身肉搏的士兵组成大刀队,只带大刀和手榴弹,其余士兵进行火力掩护。3月12日正是夜战的良机,大刀队迅速解决了日军哨兵,先扔了一阵手榴弹,然后挥舞着大刀冲入日军营房,趁日军混乱之机用大刀劈杀,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刀下之鬼。大刀队又趁乱放火,日军其他部队见到火光,纷纷赶来增援。然而在夜间,日军的飞机大炮都发挥不了作用。尽管日军从入伍就接受刺杀训练,但在西北军英勇的大刀队面前,却占不到任何便宜,被砍死无数全线溃退。

在平型关伏击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最后也是冲下乔沟用大刀和刺刀解决战斗;据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参谋处长何章海的回忆在台儿庄血战中,西北军的大刀发挥了很大威力, 有一人手刃敌兵九人者,也有一人杀死五人者,参战的大刀队,平均每把大刀砍死敌人一个半。

不过大刀战术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不具有大面积的推广性。因为要熟练使用大刀,并按照刀法冲锋陷阵,须身体素质好体力充沛,有一定的武术根底,掌握一定的拳脚功夫;还要长期演练大刀技术,做到能娴熟应用。而当时中国军人的身体素质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加上日军训练非常重视刺杀技术,身体素质和火力也远远高于中国军队,所以大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始终无法成为主宰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但一向重视火力的美军,曾经也用起了大刀在硫磺岛上跟日军对砍过;有资料说是因为威力过于强大,美国人感觉太过残忍不人道被取消。但也有网友分析认为不过美军研究发现,实战中手枪才是近距离作战的理想武器。它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为此美国人设计了一战术将三个人编为一组,如果出现其中一个人子弹打空的情况,其他两人可以掩护装子弹;这样日军要白刃战时,一开始就被美军枪撂倒几个,慢慢的再也不敢随便找美军拼刺刀送死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