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弹头真实数目曝光:世界格局遭大洗牌

人民网
文|一号军事

一个国家掌握的核武器数量和它的运载工具有关
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验了核武器,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能爆炸的国家,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研究所专家费德南德指出,中国的核武器至今仍然是个迷,我们无法得知中国核弹头的确切数目,目前的评估只能根据中国战略威慑的目标进行估算,认为中国维持300件核武器是比较合理的。
但这个数字在2008年前却不是这样,美国中情局在1990年代至21世纪期初很长时间都错误判断中国的核弹头数量,认为中国不可能拥有超过30件核武器。
一个国家掌握的核武器数量和它的运载工具有关,核弹头数量绝不可能远大于其弹道导弹的投射能力。瑞典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的核弹头主要用于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很长时间都是如此。
DF5的射程为1.2万公里,能够直接打到美国本土,只有这样的战略威慑才有意义,不然打冲绳美军基地用核弹其实是效费比很低的做法。冲绳军事基地只有常规弹头密集齐射就能构成严重的破坏,降低冲绳基地的战略地位。
DF5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300万吨级的热核弹头,或者4至5枚小型化的核弹头。随着中国火箭军远程弹道导弹的型号增多,核弹头的数量也相对应增加,比如东风31系列的问世就可以增加核弹头的配置。
如今东风41也出现了,一枚东风41可携带10枚小型化的分导多弹头,如果一个旅配置10枚,那么理论上可把100件热核弹头摧毁100座美国城市。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把热核弹头分散配置就获得最大化的战略威慑。

目前中国火箭军利用东风5改进型、东风31和41洲际弹道导弹,重新获得了战略威慑地位。2010年,当时还是二炮编制的解放军少将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核武器的数量够用就行。
这就意味着中情局之前推测中国拥有30件核武器是错误的,这个数字至少要扩大10倍,这样才能摧毁美国本土的目标外,再对北约重要基地进行核武器打击。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研究所修正了中国核武器的数量
这也导致了中情局相关机构进行了重新洗牌,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研究所修正了中国核武器的数量,大约在300件左右。那么这个数字是否是正确的?
至今仍然是个推测,所谓兵者诡道也,诸葛亮就用了空城计逼退敌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所能比拟的。
在今年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研究所的《全球核弹头统计报告》当中,统计了全球核武器数量,美俄都超过了7000枚核弹,而中国只有260枚核弹。那么,美国专家是什么看法?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常年关注核武器和国际安全问题,他们计算过,中国需要多少枚核弹,才能摧毁美国。首先是美国为什么在冷战时期,造了上万枚核弹?那是因为,美军认为。
如果是苏军首先发动全面核打击,那么美军虽然有 1万枚核弹,但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就只有最多1000枚核弹。也就是说,美军的反击力量就是1000枚核弹。因此,美军拼命制造更多的核弹和发展核潜艇。

核战必须保证互相摧毁原则,因此,美苏都会计算在对方第一个核打击情况下,生存多少核弹才能摧毁对方。最后的结果是美俄谈判,现役核弹各自限制在1550枚。根据二战战略空袭的经验!
美国两家智库出版的《中国核力量与美国核战计划》认为,中国发射20枚400万吨级核洲际导弹就可以造成美国4000万人死亡,而且周围地区都会遭遇火灾和放射尘埃。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看法是,中国现在在20座秘密发射井里有100枚东风5B洲际导弹,还有4艘094级战略核潜艇搭载的最多72枚巨浪2核导弹。在加上大约50枚东风31型洲际导弹。

中国第一轮可以发射230枚核导弹,至少造成1-2亿吨爆炸量的核爆
那么,中国第一轮可以发射230枚核导弹,至少造成1-2亿吨爆炸量的核爆。但是这个数量级不足以覆盖美国全部国土,甚至只能打击美军洲际导弹发射井和战略核轰炸机,以及极少数城市的。
因此,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认为800枚核弹,是可以覆盖美国的最低标准。但是如果部署800枚核弹和载具,在资金上将是数字。而且,只要打击主要大型目标就足够了,确实没有必要全覆盖。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发布的最新年度国防支出报告称,中国2016年的国防支出为1917亿美元,并预测到2020年时达到2330亿美元,比2010 年增加一倍,将超过所有西欧国家国防支出的总和。
该报告还预测,中国国防预算到2025年将超过除美国之外所有亚太国家总和。

2016年美国的国防支出为6220亿美元,英国以538亿美元排第三,印度位列第四,为507亿美元。此外,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分别以487亿美元和484亿美元排在第五和第六位。日本今年国防支出是417亿美元,排名第八。
西方国家对中国国防预算的评估往往高于中国公布的数字,中国2016年官方公布的9540亿元人民币,合1460亿美元。对于西方夸大中国国防预算数字,北京通常很不高兴,将这归入西方舆论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表现。

中国的国防预算和有效国防实力都未让美国感受到真正的“威胁”
不过客观说来,中国的国防预算和有效国防实力都未让美国感受到真正的“威胁”。从特朗普近期几次戳“一个中国”政策的表现看,美方对中国仍充满战略傲慢,而这种傲慢的来源最大的一部分来自美国对华军事优势。
中国军费数量在往上走,但是我们的军备存量太少了。日本的军费虽然已比中国差了一个级别,但是中国军力对日形成绝对优势尚需时日。加上有美日同盟做依靠,东京在东海方向的对华军事挑衅频频发生,东海发生擦枪走火的风险已经相当现实。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被美国“盯上了”,视为最大潜在战略对手。美国正在将大部分军备调往亚太方向,通过压力胁迫中国让步,这种思维已在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中打下深刻烙印。
美对华施压的底牌是军事实力,它不断通过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等行动向中国炫耀肌肉。特朗普想要中国在经贸上对美让步割肉,却一竿子打向“一个中国”政策,实际上还是恫吓中国,话没说却握着军事牌要来“抠底”。

如今中国已经被迫卷进大国博弈的风暴眼
中美这样的大国轻易不能打仗,一方形成战略决心后,都要试图“不战而屈人”。威慑力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正在成长为地缘政治巨人,但当我们站起来时,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敲诈和威胁时,军力仍是一块短板。补足这块短板毫无疑问是未来一段时间几项最紧迫的工作之一。
要夯实威慑力,转化率最高的是增加战略核力量。中国的核武库是安理会五常中相对小的,这已经严重不适应我们所处的“世界第二”这一特殊位置了。中国的传统思维是核武器“够用”就行了,但什么叫“够用”?随着中国战略风险的增加,这个概念也是变化的。

冷战时期,中国不是顶级大国博弈的主角,当时有核无核对中国就不一样。比如现在的英法,它们有一点核武器的确“就够了”。而如今中国已经被迫卷进大国博弈的风暴眼,这时中国光有“最低限度”的核反击力就远远不够了。
任何对中美冲突的推演都会把两国的核底牌最终纳入进去,中国是积极防御的国家,我们没想当世界霸主,不会去另一个半球与美国较量,因此我们的海空军规模的确没必要“与美国比”。
但是在核力量上,中国必须“同美国比”,当然不是比绝对的核弹头数量,但一定要比质量,比有效的战略核威慑力。
换句话说,中国需要逐渐做到我们的核威慑力与美国“同样强大”,美方针对中国的核威慑优势应当降为零。只要美国对华有一定比例的核优势,还不需说压倒性的核优势,我们就会时不时听到某位美国当选总统或者鹰派精英对中国说没有规矩的放肆语言,美国军舰就会自信地来中国周边挑衅。

核优势对美方“底气”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们有时是潜移默化的
尽管这些言行未必每一次都会与美国的核优势有意识地挂上钩,但核优势对美方“底气”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们有时是潜移默化的。
中国战略界千万不可犯幼稚病,不可认为中国的核弹头不算少,现阶段够用了,这方面我们真的差得很远。我们敢肯定,假如现在中国核弹头数量是上千级别的,刚刚胜选的特朗普决不会把美国有何必要被“一个中国”政策束缚这样的奇怪念头随便抛向世界舆论。

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但是中国核力量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情况恰恰可能是国际战略失衡发作的诱因。
所以,中国一定要加快东风-41的列装,最终实现战略核潜艇的长期战备值班。这一切将夯实中国社会安心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且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中国战略核力量到底多强?令美不敢轻举妄动

日前,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援引美国国防界消息人士消息报道称中国发射了一枚携带10个分导式弹头的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国防部书面回复媒体记者相关问询时指出,我们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科研试验是正常的,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针对此事评论称,东风-5新型导弹成功试验的消息表明中国战略核力量稳步逼近俄美水平,使人们能够重新评估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前景。

卡申认为,东风-5的优势很明显,这种强大的液体导弹发射重量为183吨。它的能量如此之大,可以以之为基础建造一个系列的空间运载火箭。东风-5携带10个强大的分导弹头和突破反导系统的设施,可以抵达美国。
这一消息也使人们能够重新审视中国核储备的增长前景。此前人们猜测,东风-41将取代东风-5,并增加这些导弹的数量。现在看来,东风-41将作为现有东风-5核武库的补充。
卡申指出,中国早期的东风-5不是移动式导弹,而是部署在隧道或筒仓中,发射准备时间长——一些型号需要30-60分钟,另一些型号需要多达2个小时。

东风-5为数不多的发射装置或被敌方第一击摧毁。部署其上的分导弹头只会挑起敌方在危机情况下先行打击。而提高东风-5生存能力的措施,比如建立众多虚假发射装置、在隧道部署部分导弹等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首先,东风-5不再是中国唯一可以抵达美国领土的核武器,移动式东风-31和东风-41也能构成这样的威胁;
其二,中国正在自主建造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战略反导系统。可以预见,进行大量改造后,东风-5新改型的启动时间将实质性缩减。

卡申还强调,随着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反导系统的部署,中国将完全有可能用这些导弹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考虑到东风-5的结构与长征-2系列火箭共同之处,中国或对该导弹进行量产,可能每年部署10至15枚此级别新导弹。
这些导弹比固体燃料导弹造价更便宜,服役期更长。其数量受限或成为发展核武配套系统和建设基础设施的契机。因此,越来越有理由期待中国未来几年有可能实现逼近美俄战略核力量的跨越式突破,这将导致亚太地区游戏规则发生根本性改变。
俄罗斯专家的观点在国内媒体亦有反映。1月下旬,在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敏感时期,中国内地社交网站微博上传出解放军王牌洲际飞弹“东风-41”现身黑龙江省大庆市街道的影片和照片。
中国《“东风-41”被传列装,中国将获更多尊重》的社论称,“东风-41”是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可打击世界任何目标,被广泛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
由于特朗普与其团队在上任前确实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因此“东风-41”作为战略威慑工具受到北京的特别重视是“合乎逻辑”的。“中国的核力量必须强大到足以让任何国家都轻易不敢动与中国军事摊牌的念头。”
《环球时报》还特别提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尊重还不够,“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高官们不时露出愿意秀一秀肌肉的傲慢,特朗普团队在候任期间也针对中国核心利益有过一些轻率表态”。
“东风-41”加入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无法让平衡中美核武库数量上的差距,但它将使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变得空前可信,从而促进中美之间战略上的相互尊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