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淋雨漏水!中国建顶级实验室全力解决
文|日月凌空
歼-10淋雨后飞机内部进水,这则新闻在2015年公开后,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很多网友都非常好奇,战斗机这样精密、先进的工业产品怎么会出现淋雨后进水的情况,难道飞机出厂前不做相关试验吗?而当时的报道也透露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协调成飞公司共同完成淋雨试验,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搜集分析,逐一提出解决措施”。
对于网友们“飞机难道不做淋雨试验”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简称“飞机气候试验”)这个话题,在欧、美等先进航空国家,做这项试验都有条件完备的实验室,在里面可以模拟出各种天气情况,比如高温、低温、湿热、淋雨、降雾、降雪、冻雨/积冰和太阳照射等。在淋雨方面,液态水含量、甚至水滴直径等都可以调试出来,然后再把飞机放在实验室内做试验。
而中国此前并没有这种实验室。
公开报道显示,除了歼-10淋雨后进水一事之外,国产ARJ21新支线飞机2011年在进行结冰条件下短舱防冰地面试验时,也曾遇到飞机气候试验的难题,当时是多方联合研发了一套地面结冰气象条件模拟系统才解决相关需求。

(图)国产ARJ21在试验中进行发动机除冰测试
在此之前的2006年6月3日,中国一架空警-200因飞机机翼结冰,在安徽东部地区坠毁,5名机组成员和35名空军专家全部遇难,此次事故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据悉,此次事故加速了中国结冰风洞建设的步伐:2010年5月,中国自主设计的首座多功能结冰风洞开工建设。

(图)中国首座结冰风洞已于2015年6月形成了试验能力
在中国的各种飞行器面临气候试验的难题之前,利用飞机气候实验室开展飞机气候试验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与室外、野外的自然气候试验相比,实验室可以综合运用制冷、加热、空调、控制、计量等技术模拟各种极端气候条件,试验不受季节、地区和时间的限制,周期短而且成本低,容易得到可重复的试验结果,所以飞机气候试验大多数在实验室中进行。
目前,比较知名的气候实验室有美国麦金利气候实验室、英国飞机气候实验室、瑞典飞机气候实验室和韩国飞机气候实验室等。

(图)韩国F-4E战斗机低温测试,该实验室是在波音公司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在这其中,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气候实验室是美国位于佛罗里达州格林空军基地的麦金利气候实验室,该实验室始建于1947年,最大可以容纳下美国的C-5“银河”运输机。其共有8个大型实验室,包括主环境室、发动机环境模拟室、沙尘模拟室、盐雾实验室、高度模拟室、雷电实验室、沙漠气候实验室和海洋气候实验室,能对全机进行高温、低温、湿热、淋雨、降雪、冻雨、地面降雾、吹雨、吹雪、吹风、日照、旋风结冰、雷电等气候试验,目前已进行了400余架各类飞机,70多个导弹系统,2600多种军事装备的气候试验。

(图)正在进行淋雨试验的F-35战斗机
由于气候实验室系统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资金投入大,中国的飞机气候试验技术发展此前一直处于各种“克服困难”的阶段,各类公开报道也都暴露了飞机气候试验专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下半年,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启动了气候环境实验室项目,工程总面积约1万3千平方米。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1日,中航工业的相关报道称,其副总经理李本正到强度所阎良新区调研,察看了强度所气候环境试验室建设现场。
这表明,中国正在着手建设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的气候实验室,提高气候试验的技术与试验能力,以满足各种型号军用、民用飞机研制的紧迫需求。

(图)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歼-20像图中的F-22一样进行室内降雪测试

(图)麦金利气候实验室中的F-117战斗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