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要造几艘航母:新舰载机飞行员要这么多

文|图说军事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日前报道,中国海军歼-15舰载战斗机的前两个批次已完成生产,第三批次的首架战机不久前也已完成生产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还对1架歼-15战斗机进行了改装,加装了弹射用的牵引杆,这说明中国海军正在为发展弹射型航母做前期准备。

随着歼-15舰载战斗机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海军对于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也在不断加强。从公开报道来看,中国海军共培训了五批舰载机飞行员,人数依次是5人、8人、6人、6人、12人。在这五批舰载机飞行员中,除了以戴明盟为代表的第一批5名飞行员是通过科研试验自行摸索出舰载机起降的各项技术要求之外,余下四批飞行员都是通过“海军舰载战斗机班”这样的培训体制进行培训、选拔出来的,而最新的公开消息透漏,中国海军的新一批舰载机飞行员人数将为60至100人,已经足以成立第二和第三个舰载机部队,说明在6至8年内,中国将拥有三艘航母已成定局。

中国海军在舰载机飞行员的选拔条件上,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至少飞过5个机种,不少于1000小时的三代战斗机飞行时间”。这实际上是一种“精兵政策”,即直接从现役的海军三代机部队挑选优秀飞行员进行改装歼-15战机的训练,好处是可以极大地缩短训练进度和加快战斗力生成,缺点是“掐尖”之后会稀释现有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由于海军航空兵的规模并不大,所以能够“掐尖”的飞行员数量有限,这也是前四批舰载机飞行员数量都是个位数的主要原因。而第五批舰载机飞行员的数量之所以一下子跃升到12人,是因为有了空军飞行员的加入,使“掐尖”的范围得以明显扩大。

由于中国发展航母时间不长,所以“精兵政策”总体上利大于弊,但是随着中国航母的数量增加,这种“精兵政策”就难以持续,所以海军从2014年开始在招飞中试行选拔舰载战斗机飞行学员苗子。为适应未来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培养要求,海军专门研究制定了新的招飞医学鉴定标准,集中更新换代了体检设备和检测仪器,升级改造了招飞信息化平台和检测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具有海军特色、适应舰载要求”的海军招飞体系。

入选培训班的舰载机飞行员先是在教官的培训和带领下,用改装的海军“山鹰”改进型高级教练机在陆上机场进行模拟舰载机进近、着舰以及滑跃起飞的相关训练,随后这些飞行员将会换装歼-15舰载战斗机在地面进行模拟舰载机进近和着舰以及滑跃起飞训练。在一切熟练之后,到辽宁舰上进行最后的起降训练。上舰训练中,难度最大的是着舰,一般是按照通场、模拟着舰和实际着舰三个步骤进行。最后,舰载机飞行员还要经过陆基起降、触舰复飞、阻拦着舰、滑跃起飞等数十个架次飞行科目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获得航母资格证书和证章,成为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