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悍然突破一个中国底线 中国人都要警惕了

文|明人明察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25日报道,美国白宫近日公布,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2017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生效。该法案首度明确纳入美台高级军事交流章节。

国防授权法案在第12条“与外国相关事项”中“改进美台交流”1284节提到,五角大楼应推动美、台间高阶军事将领及资深国防官员交流,以改进双方的军事关系与防务合作。此外,法案文本还提到,相互交流的计划地点包括美国与台湾两地,而“资深军事将领”是指现役将官与挂阶人员,“资深官员”指任职于五角大楼的助理部长及更高阶官员。

根据以上法案,未来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以上级别文官”与“现役军官”将可赴台交流,也突破目前台湾“国防部长”不得访问华盛顿的限制。

这是美国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对台湾的军事保护,事实上是以公开的形式开始恢复美台军事同盟关系。美国现役高级将领可以赴台进行公开的军事交流,更是突破了建交以来的双方共同遵守的底线。严格来说,美国这个法案已经构成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上的悍然突破。

美国的这个法案,在参众两院均是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赞成票超过90%,反对票不足10%,奥巴马也很快签署让法案生效。可以说,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利益,是美国决策层的一致决定。

而且,这不是美国政界的第一次。

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就跟蔡英文直接通话,打破了中美建交以来的美台交往禁忌。事后,特朗普还公开挑战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是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福克斯周日新闻”栏目采访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原话是这么说的:他了解“一个中国”政策,“除非我们在贸易等其他事务上与中国达成交易,否则我们为什么受制于‘一个中国’政策?”。说得够清楚了吧?就是要拿“一个中国”政策做文章。“一个中国”政策是什么?是中美对待台湾问题的最重要共识。台湾问题又是什么?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2月10日,针对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把上述关系总结翻译一下,是这样:“一个中国”政策是中美外交关系的基石。

美国对外缔结正常外交关系时,外国政要来中国访问时,都要重复强调本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说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但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撼动基石,中美双边关系就会地动山摇。

美国这次挑战一个中国政策,又是在军事领域,是为了与台湾提升与台湾的“官方”形式的军事交流合作。军事是一个国家政治之间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也是国家关系之间最敏感的问题。这就不只是尴尬了。

而且,联系到特朗普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挑衅,这个问题严重了,不是一般严重,而是相当严重。

如果说特朗普是以候选总统身份挑战”一个中国”,而美国参众两院加上在任总统,一起以法案的形式挑战”一个中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需要多说吗?

如果是特朗普是以公开的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质疑”一个中国”原则,而美国爱国授权法案的做法,则是以只做不说的方式质疑“一个中国”原则。特朗普的言论公开之后,美国政府以发言人身份,重申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表面上是与特朗普的言论保持了距离,现在看实质是没有。只不过一个是在说,一个是在做。美国当然还会表态说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但美国在行动上还会继续。都形成法律了,再多的语言性承诺也抵消不了这个实质性行动。何况,法案成为法律之后,还会有更多个行动落实这个法律。

但美国这个法案的生效,说明特朗普的出位言论,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口无遮拦,美国政府的灭火行为,也不代表美国现任政府与美国下届总统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立场就真的存在重大分歧。说一套做一套,一帮人承诺,另一帮人违反承诺,美国不一直这么耍流氓吗?只是,这次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手脚。

美国意欲何为?连“一个中国”原则都要违背,都要挑战?美帝这是要上天吗?

这是美国政治的一个大动作,美国是在憋大招。中国要引起足够重视,对美国此举的实质和危害需要进行最充分的评估。

美国府院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致动作,不但给中美关系的未来笼罩上了阴影,还给台海和西太的上空加上了一层战争的阴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手脚,表明美国要重新打出美国心目中对付中国的王牌。在美国在南海和朝鲜半岛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动作没有让中国让步之后,美国为了遏制中国,表明美国要动用美国心目中对付中国的“王牌”。

要分析美国要做什么?需要结合近期发生的其他几件事情,综合分析。美国的台湾牌,是在南海牌因为中国的强硬应对以及新总统履职后的菲律宾对华政策颇有些“改弦易辙”,让美国吃了一大憋,想以菲律宾为代理人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进行死磕,消耗中国战略资源的策略失败。在美日操作和支持下,菲律宾通过不具有管辖权的山寨仲裁机构,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做出的南海仲裁事件,最后也以闹剧告终,美国投入了战略资源并却没有实现战略目的,自然是很不甘心,又在韩国部署萨德问题上加大力度,韩国政府也铁了心一样,不顾中国的一再反对,要部署萨德系统。不但如此,日韩还暂时放下了历史恩怨,在11月23日签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建立情报直接共享机制,这是韩日自二战结束以来签署的首份军事合作协定,这也是一个大动作,而且是针对中国的大动作。早在2012年,李明博政府想要不顾国内反对搞“暗箱操作”,签署这个协定,最终在签署当天“紧急叫停”。这次,自10月27日韩国政府决定重启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进程以来,仅用27天就搞定了全部程序,可见诡异之程度。日韩何以突然能够放下历史包袱,建立起这么亲密的军事情报交流关系?答案是背后美国在推动。日韩的军事指挥权都在美国手上,美国是日韩的太上皇。

日韩之间建立起军事情报交流机制,标志着亚洲版小北约已经初步成型。美国又通过2017国防授权法案,事实上是公开的恢复与台湾的军事同盟关系,是要把台湾纳入美国的亚洲北约体系的前奏,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围堵升级,已经隐然有撕破脸的迹象。

台湾这张牌也好,萨德这张牌也好,都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美国从奥巴马上台,就启动亚太再平衡计划,要把全球兵力的六成部署在中国周边,目的就是要用尽一切力量来阻止中国崛起,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让美国感觉到超级大国地位有失去的危险,中国与日益增的实力与巨大的潜力,被美国认为是最大的威胁。美国是把自己霸权地位看做自己的专属,不容任何力量挑战。奥巴马就说过,美国还要领导世界一百年,又说美国绝不做第二,那就是说给中国听的,既是向世界的一次表态,又是对中国的一次警告。一方面说明美国对中国的警惕,另一方面又说明美国内心的焦虑。亚太再平衡,就是在美国美国的这种心态之下做出的重大决策。美国已经不想忍了。

美国在亚洲精心布置了针对中国的岛链封锁。其中最靠近中国的第一岛链,对中国的威胁最大,第一岛链的三个关键节点就是韩国、日本、台湾,台湾就在其中。因其距离大陆最近,作用也尤为重要。美国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就是为了在第一岛链上强化“亚洲北约”的协调。美国还在强化与日韩的军事同盟关系,在美国的操作下,韩国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开始进行淡化处理,并且开始建立军事情报交换系统,都是亚洲北约开始成型的关键性动作,一张罩向中国的大网,正在急速启用。

山雨欲来风满楼,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给中国出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的难度比南海问题还要大。

美国法案通过之后,如果中国不能进行有效的反制,美国势必要在台湾的军事交流协调方面不断的动作。尤其是在公开表态质疑”一个中国”原则的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动作会更大。而台湾目前是台独政党在执政,美国的这一动作会让岛内的台独势力更加嚣张。而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统一力量已经被边缘化。台湾两大政党,在反对统一方面并没有实质性分歧,只是一个要取得公开的独立地位,另一个要维持事实上的独立地位,也就是明独和暗独的区别。岛内缺乏制衡分裂势力的制衡力量,这种情况非常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中国。

中国现在需要放弃对美国的幻想,对美国的战略部署进行研判。

美国既然在中美最敏感的的台湾问题上开始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进行越界,表明美国当局内部决策层已经决心用强硬的方式来对付中国。美国很清楚,时间在中国这边,中国实力在飞速的增长,让美国感到已经没有时间没有耐心继续等待原来寄予厚望的通过中国国内的盟友发动的颜色革命来实现“不战而胜”了。原本美国是把颜色革命让中国不战自溃作为上策优先谋划,并且实施了三十多年,但一直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互联网也没有发挥出“扳倒中国”的作用,反而中国的爱国网民通过人民网络战争的形式,打破了美国第五纵队在中国互联网上的话语权独霸局面。颜色革命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社会基础,中国的年青一代,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政治判断力。软的不行,就要来硬的,和平演变走不通,那就上军事手段。巧实力不行,就要动用硬实力。智取步行,就要力拼。在接下来几年,尤其是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中美的蜜月期结束是大概率事件。美国连中美正常关系基石的”一个中国”原则都要挑战,表明美国不惜代价要跟中国进行一场对战。

这场对战的方式,需要认真分析。战争的原则,无非就是两条:1、以自己之长攻对手之短。2、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美国自然的选择就是动用相对中国最有优势的“武器”对中国发起“攻势”。

那么美国相对中国最有优势的“武器”有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三个:第一是军事,第二是美元,第三是媒体。这三项也是美国霸权的三个最主要支撑。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军事。虽然中国军事力量取得长足进步,新式武器不断推出,正在以加速度缩小与美国的武器代差,但中美军事力量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中国除了在陆军方面不弱于对手之外,在海军,空军和战略核武器方面均弱于对手。美国一定会在中国消除与其军事差距之前,发挥出它的军事优势。

美元。美元至今还是唯一的世界货币,美国的金融战实力世界第一,自从美国取代英镑的世界地位之后,美国金融军团屡战屡胜,打遍天下几无敌手。

媒体。美国的话语霸权同样是独步天下,美国媒体掌控了世界的主要话语权,具有世界最强大的信息投放能力和话题策划能力,成功推动实施一系列颜色革命。

中美在上面三个方面的力量进行比较,尽管中美军事差距还是相当大,但差距最小的还是军事。其次是金融,差距最大的是媒体话语权。

美国一定优先动用最有优势的“武器”,选择对他最有利的战争形式,以求最小代价赢得最大胜利。本来颜色革命是性价比最好的战争,通过价值观输出渗透,辅以小量的投入,就可以不战而胜,把当年针对苏联的胜利再复制一次。但前面已经分析,美国已经等不及了,在中国不出现大规模动荡,颜色革命的可能性几无成功可能。剩下的可供美国选择的战争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军事战,二是金融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上述哪种战争形式,美国的金融力量和军事力量都是同时使用的,区别只是哪一种为主,另一种作为配合。

军事战争对美国来说是投入产出率最低的战争形式,是作为其他战争形式不能奏效之后的终极手段而存在的。美国在二战之后发动的军事战争,规模比较大的,是朝鲜战争和越战。这两个战争都遇到了同一个真正的对手中国,也都败于同一个对手。那之后,直到今天,中美之间再没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也不再以大国作为军事战争的对手,专门找小国开练。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大国之间进行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原因之一是核武器的出现,让大国之间的军事战争容易出现失控的核对轰状态,互相毁灭意味着没有赢家,这也是自从核武器出现以来,世界再无世界大战的原因。原因之二,新武器性能越来越先进,但造价也越来越昂贵,一场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在财力方面都变得难以维持。

但大国之间的直接大规模战争出现概率很低,不等于局部的军事冲突和通过代理人进行的常规战争不会出现。在亚洲,美国可以通过日本跟中国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这种可能性无论如何不能低估。中日之间有钓鱼岛问题,中日在钓鱼岛的军事对峙以后会越来越多。台湾问题也是日本作为美国代理人跟中国进行军事冲突的导火线。日本早已对《周边事态法》进行修改,将“台湾有事”视为“日本有事”,把台湾纳入军事干预的范围。一旦台湾宣布独立,或者大陆要武力收复台湾,日本都会跳出来。台湾扼住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台湾回归祖国,日本再无反抗能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对日本来说,台湾回归祖国是与其生命攸关的问题。所以台海有事,日本介入是大概率事件,例外情况是中国已经有足够力量威慑其不敢军事冒险。

金融战是美国的常用手段。二战之后给人感觉世界大战再也没出现过,这只是表面现象,世界大战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改变了主要作战形式。军事战争不再是主要手段,更多是作为威慑手段,金融战成为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美国发动金融战,已经成为呈现周期规律性的常规动作。金融战的原理不复杂,简单说就是一松一紧,一进一出。松紧是指美国货币政策是扩张还是收缩,是宽松还是收紧。进出是指美元的流向,货币扩张,美元就开始从美国流向全世界。美国收缩,美元就从全世界回流美国。美元通过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完成对世界财富的定期收割,基本是十年的货币扩张和五年左右的货币收缩作为一个周期。货币扩张是向世界输出流动性,美元泛滥,为世界各国提供信用,各国流动性充足,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货币收缩是收回流动性,回收信用,各个非美货币承受贬值压力,资本流失,流动性吃紧,利率上升,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产泡沫破裂。金融危机爆发,然后传导到实体领域,演变为经济危机。美元再伺机低价收购,完成了一次财富收割,美国经济就又完成一次大规模输血,又可以容光焕发几年了。

媒体战,是美国每天都在进行的战争形式。媒体战,有时候是一种配合手段,有时候也是一种主要的进攻形式。前面提到的颜色革命,媒体战是主要攻击手段,输出价值观,进行思想渗透,置换目标国人民的思想,完成对大脑的控制。美国要发动军事战争和金融战争,媒体战都是重要的配合手段。无论那种战争形式,媒体是不可获取必须大用特用的,媒体是任何战争形式的参与者,媒体的话语权控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脑控权比制空权更为重要。

根据我们的分析,媒体战实际上每天都在进行着,不见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在继续。金融战是周期性进行着。军事战争是偶尔使用,与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战争几十年没用,军事更多是作为保卫美元势力范围,美元发动军事战争的配合手段。

我们的结论是,美国把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中国周边,组建亚洲北约军事同盟,第一位的目的是威慑,配合美国的金融战,威慑中国让资金快速回流美国,做空人民币。第二位的选择才是军事战争,直接的大规模军事战争概率很低,但通过代理人日本台湾对中国的军事战争概率不能低估,和中国出现局部的擦枪走火或者小规模军事冲突的概率也客观存在。而美国的金融战正在弦上。目前正处于美元升值,货币收紧,美元开始回流的周期。美元指数已经超过100,超过120,世界金融就会出现大的危机。世界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都在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其他非美货币更是跌的蛋痛。人民币也不例外,但相比较而言,人民币是相对美元跌的最少的,表现最为坚挺的货币。

目前最大的可能是军事围堵中国,配合美元围猎人民币。围猎人民币不成功,就会制造事端采取针对中国的代理人战争,同时不排除小规模的直接参战。

奥巴马马上就到站了,特朗普是一个新对手。特朗普是个商人,商人的思维和政客的思维是有些不太一样的,即便商人做了政客,商人的思维也会在政治决策中表露出来。对一个美国商人来说,美国直接进行战争不是最优选择,是最坏的选择,投入最多,风险最大,收益还可能最低。特朗普更可能的是首先动用金融手段和贸易手段,贸易方面针对可替代的中国商品采取高关税的限制政策,特朗普叫嚣的是要对中国商品提高到45%。特朗普未必真能敢做一步到位的对中国所有商品都这么绝,但一定会对中国使用贸易限制手段,提高关税、反倾销、知识产权限制,都是可选项。给中国扣上操纵人民币的帽子,金融方面也进行限制。发动媒体,唱空人民币,引导资金回流美国,在中国的房市、股市、债市和汇市。通过与他们在中国的盟友的配合,全力做空,引爆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有规模,但实际上很脆弱,就跟身高疯长但抵抗力弱的孩子,中国玩金融还是经验少。去年的股灾,让大家见识了中国的金融管理水平和金融防变能力弱到什么程度,还出现了内鬼配合做空,一场股灾下来,几十万亿市值灰飞烟灭,成功的实行了一次财富收割。债市也是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脆弱性,最近因为国海证券的假章门事件,一枚萝卜章酿成的血案,就让债市翻起巨浪,债市连续几天大跌。外汇市场,为了维护人民币不出现大跌,央行已经耗去了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维稳,而贬值预期仍然存在,资本外流继续。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三四线城市高库存与一二线城市高房价的矛盾。实体经济的不景气,银行的坏账显著增加。中国金融的现状表现为相当的脆弱性,金融风险不容低估。美国作为金融战的行家,对中国的金融发动闪击,是完全可能。

美国更可能的是打组合拳,一条线是先从贸易战开始,中国商品出口通道受阻,实体经济缺血,资产泡沫破裂。企业资金链断裂,偿债出现危机,传导到银行,银行坏账急升,利率暴涨。另一条线是从金融战开始,挑起台海危机或钓鱼岛冲突冲突让资金快速流出中国,消耗中国外汇储备,全面做空股指、债市、汇市和房市。最后,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颜色革命~政权更迭~国家分裂~不战而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