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解放军武器库再添一作战利器 成无人机天敌

文|霹雳火军事

反无人机系统已经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领域

近日,据美国国防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军方正在研制一秘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轻松俘获万米高空的大型侦查无人机,因此,美国白宫官员表示,如果中国真的研制出反无人机技术,这将是令世界震撼的一件事情,这表明解放军在信息战和电子战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一答案让军迷感到振奋人心。

无人机上没有驾驶员,但不意味着没有飞行控制装置,目前,军用无人机普遍采用GPS卫星导航系统为主的导航方式。但运行在地球2万千米高度轨道的GPS卫星发出的信号传输到地面,通常已经非常微弱了,而若遭遇稍微较强的电子信号干扰,GPS接收机通常就无法正常工作,其结果是无人机将像一只“没头苍蝇”四面乱撞,丧失战斗力。

美国GPS系统在军事领域用途广泛

其实,早在GPS推广使用的1990年代就有了卫星导航信号干扰发射装置,一款俄制产品的功率仅有4瓦,但却能使180多公里范围内的GPS信号失效,这种装置曾在西方引起轰动。据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伊方就曾用GPS干扰机使美军精确制导炸弹偏离目标。类似地,中国军方可以将大型无人机改装为GPS干扰平台,安装两部大功率GPS干扰机,或能使500公里范围内的GPS信号失灵。

除了GPS信号外,无人机的数据链也是其薄弱环节。美军装备的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许多自动化武器装备都采用无线网络通信,可实现不同作战平台之间以及平台与弹药间的数据交换。美国国防部正在为无人机开发专门的战术数据链,用于传输图像和信息情报。然而,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保证万无一失。2009年的一起无人机数据传输被伊拉克武装分子截获的事件,就让美国遭遇当头一棒。

图为中国运9运输机

据称,武装分析当时使用的是一款简易软件就成功拦截了RQ-1“捕食者”无人机发出的实时视频信号,并借此获得了保密信息。那么,装备、资金和技术都比较缺乏的武装分子都拥有截获美军数据链的技术,在装备、资金和技术上储备很大的中国军队没有理由做不到更好。

中国以运-9为平台的高新系列特勤支援飞机应当具有强大的GPS干扰能力和数据链截获能力,或许只是我们还未曾见识到它们用于实战的报道吧。当然,中国基本已经研制出成果的低功率激光器,可在10公里内使光电侦察设备成为“睁眼瞎”,这种装备也可以装上运-9飞机,可专门对“全球鹰”的光电侦察设备进行打击,或许这种方式更具震撼作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