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拿中国不当干粮?可印度真帮不了这个内陆国

文| 海外探客

这件事情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了。不顾再三劝告,蒙古国邀请一个“政治喇嘛”访问本国,态度蛮横,若无其事。“我兔”这次不屑于发表什么抗议和不满的言论,说多了容易引起国民的反感和愤怒。惩罚的方式就是多收点“过路费”,这也是很多地方政府最擅长和最爱干的事情之一,既产生威慑,又增加了收入,何乐而不为。于是,“海外探客”看到,从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开出的货车必须经过中国的甘其毛都口岸,每车只征收10元的通行费,同时按照每吨8元的标准征收额外费用。另外,出口商还需对贵金属及高于每吨1万元的铜精矿再交总值0.2%的费用。

蒙古国的反应则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竟然直接去向印度求救,要求印度总理莫迪出面,帮忙解决“交通障碍”。蒙古驻印度大使表示“印度应该给予明确支持,”否则就是“站在中国一边”。这忽然让探客产生了错觉,以为印度如今仍然被“蒙古王朝”(莫卧儿王朝)统治。既然是有求于人,那么起码应该讲讲软话,说说好听的,但这位大使的措辞似乎是在下“最后通牒”,不知道被“废钞风暴”搞得焦头烂额的莫迪会怎么讲。

也许游牧民族直来直去惯了,心里想啥就说啥,心里想咋办就马上落实到行动上。但如今的文明世界是讲原则和承诺的。蒙古这种行为,逼得一直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老实人没有其他选择,不得不明码标价,以显示童叟无欺。探客仔细分析这些公开的信息,发现中国早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蒙古国铜、金、煤、石油、钼、锌、银、钨等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就是矿业,占GDP比重至少达30%,2014年出口总值约为3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成。尤其是距离中国边境仅仅80公里的奥尤陶勒盖,已探明铜储量3000多万吨、黄金1328吨、白银7600吨,还有钼矿等伴生矿产资源,是蒙古国实现“矿业兴国”梦想的底气。不过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矿,经营权却掌握在英国力拓集团手里,而且力拓集团占有66%的股份,蒙古国政府仅占有34%的股份。

至于力拓集团,熟悉商业新闻的读者都知道2009年的“力拓间谍案”。力拓驻上海公司为了获取中国钢铁企业商业秘密,指使员工行贿和盗取机密,导致2009年中国20余家企业多支出预付款10.18亿。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大买家,进口量占据世界铁矿产量的50%,长期以来却没有任何定价权,任由力拓等跨国公司薅了一轮又一轮“羊毛”。当中钢协和各钢企联合起来要求降价时,这些外国公司竟然以拒绝提供现货矿来威胁中方。

尽管奥尤陶勒盖所出产的绝大部分铜矿都会运往中国,尽管蒙古国依赖通往中国的口岸,尽管中国有成熟的铁路网和公路网,有发达的运输系统,有旺盛的需求,但蒙古国却没有将这个铜矿的经营权交给中企,这就是对中方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与提防。众所周知,矿石谈判不是简单的经济博弈,事关政治和国家经济安全。而蒙古国偏偏把奥尤陶勒盖交给力拓,已经表明了态度。探客认为,中方长期以来“忍气吞声”购买蒙古国的铜矿,其实已经表明了最大诚意。

蒙古国为何对中方增加一点收费都感到恐慌?主要是因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由于2014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使得这个内陆国的经济陷入困境。进入2016年,蒙古国连财政工资都发放困难,债务占GDP比重超过70%。那些年靠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搭便车”,各政党为了选票无限度增加福利水平,掏空了财政储备。而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很多人不得不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地下管道中,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经济问题必然导致民意反弹。探客分析,蒙古国由于长期以来被灌输的是“警惕中国”与“发展第三邻国”等观念,很容易在此时罔顾底线去寻求突破。当然,这一切都能以“信仰和宗教”的名义来解说。但提到信仰,蒙古国为什么不宣传宣传自己的北方邻居曾经不许蒙古人纪念成吉思汗?聊到宗教,蒙古国为何不敢提一提自己的北方邻居曾经扼杀佛教的传播?

这个濒临破产的国家,把劝说与警告当成耳旁风,不把中国当“干粮”。树欲静而风不止。蒙古国占了便宜之后,反而变本加厉。既然如此,探客认为也不必再隐晦什么:如果在19世纪没有丢掉那么多领土,如今的中国根本不用去中东、俄罗斯和非洲买石油,去澳洲和巴西买铁矿,去东南亚买木材……一切都能自给自足。当然,印度对蒙古国也能伸出援手,前提是不计成本。印度不是有10架美国制造的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嘛,每架都能载重70多吨,可以飞到蒙古国帮着运铜矿铁矿什么的,也不是运不出去。至于最后的成本贵如黄金,那就管不着了。蒙古国的最终归宿其实很清楚,就不要在暂时的分居期间破坏感情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