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特朗普通话挑战中国底线 北京应强硬反击
文|汉唐归来

12月2日,特朗普竟然给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打电话,这赤裸裸地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精神,藐视当今国际政治秩序,开了一点也不幽默的超级国际玩笑,中国必须强硬反击。
特朗普强硬反华立场已经暴露无遗
当选总统仅仅20多天,特朗普的强硬反华态度不仅显露无疑,而且毫无顾忌。
其当选次日,第一个电话是打给已经岌岌可危、濒临下台、支持率不足5%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显示了他对韩国的重视,对于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的支持;
随即他接了安培晋三打来的电话,确定在7天后在纽约会谈。会谈如期于17日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举行,估计安培基于对在美总统大选期间支持希拉里而“怠慢”特朗普而弥补,意在与这位未来的美国总统建立起私人关系。安培显然达成了这个目的,他不仅与特朗普交流,还与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交谈,时间长达90分钟。安培由此成为第一个与当选后的特朗普当面沟通的外国元首。
11月17日,特朗普在纽约接见安培,特朗普女儿、女婿作陪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够说明问题,12月2日,特朗普与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就已经是十分严重了。这是1979年来美台“断交”后,美国现任总统或当选总统第一次与台湾领导人通电话。特朗普过渡团队称,蔡英文祝贺特朗普当选,特朗普也向蔡英文年初胜选表示祝贺。两人还谈及了两地“紧密的经济、政治和安全联系”。这已经把台湾作为一个对美国有重要价值的独立国家对待了。
这已经是特朗普赤裸裸地向中国示威了。此前特朗普一再冷遇中国,先是习总向特朗普当选致电祝贺,美方竟然说没有收到,这已十分无礼;14日,特朗普应邀才与习总通话。这次他竟然致电给蔡英文,这是公然违背1978年签署的《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特朗普发推文感谢蔡英文称其“台湾总统”
不过,特朗普这么干貌似鲁莽违背国际法,其实是有心机的,因为他现在虽然是美国当选总统,但是并未正式宣誓就任,并非代表美国政府的官方,仍然可以解释为个人行为,或者不懂国际政治规矩。这反而令中方难以应对。
其实,特朗普没有一点无辜的可能。12月1日,93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访华,会见习总和王岐山书记。基辛格访华前,特朗普曾专程与之会谈,他们不可能不谈到台湾问题。即便特朗普不懂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基辛格这位“中国精”不会不明白。不排除基辛格在试探了中国态度,与特朗普沟通后,特朗普才决定致电蔡英文的。
特朗普其实明白的很,他甚至懒得装糊涂——他与蔡英文通话的当天,也就是12月1日,他还与阿富汗总统加尼、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以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话。看看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韩国和日本,这就是一个地缘政治上的对华的“C型包围圈”。
中国再也不能对特朗普报任何幻想了。
特朗普新战略基于布热津斯基:团结西方扼杀中国伊朗
特朗普致电蔡英文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将力挺台湾,使之成为对中国施压的重要筹码。这也意味着中国错过了以最小代价解放台湾的最佳机会。未来在收复台湾、统一中国代价要大得多。
笔者曾在2016年1月17日刊文《台独民进党蔡英文胜选这是上天送中华民族的超级大礼!》指出:在蔡英文正式上任后,到美国新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之前,由于民进党本来就是台独党,蔡英文必然不会承认“九二共识”,中国按照《反分裂法》,是解放军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得机遇期,是上天送给中国的超级大礼,天予不取,未来将反受其害。如今,果然不幸被言中。
而如果中国在美国大选关键时期解放了台湾,原本貌似鹰派的希拉里必当选,而她执行的基辛格的“美元通吃”战略必然会失败,美国也将会更快出大问题。而原本貌似“民粹”实则比希拉里对中国狠辣的鹰派特朗普上台,直接在台湾问题上给中国上眼药,戳心窝子,现在悔之已晚。
特朗普厉害在于,尽管他实际抛弃了基辛格的“美元赢家通吃”战略,而转向了布热津斯基的“西方团结对付中国和伊斯兰”战略,但他仍然能令基辛格作为一个跑腿的,不惜93岁高龄万里迢迢地到中国来刺探军情,且效率如此之高,他这种驾驭美国主流精英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美元赢家通吃”的战略是什么呢?它把美元作为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认为欧元是美元的心腹大患,美国应该阻止以德国为核心的欧盟与俄罗斯的接近,并最终摧毁欧元。与此同时,美国还要同时沉重打击中国、伊斯兰等,使美元最终回到国际唯一交易和储备货币的王霸地位。正是在这种战略指导下,2014年2月乌克兰发生政变乃至内战,美国带领西方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然而,这一战略意味着美国同时与欧盟、俄罗斯、中国和伊朗为敌。但当今的美国已经没有这个综合实力了。而普京的反击犀利有效,不仅随时准备用核武器与美国同归于尽,掌握了乌克兰的主动权,还强硬反击,掌握了叙利亚、土耳其乃至中东的主动权。最终美国一无所获,反而处处被动。
与基辛格战略主要维护美元金融寡头利益不同,布热津斯基虽然与基辛格都是犹太人,但是,他的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实业复兴基础上的,他认为,美国应该通过制造业复兴为长期发展提供可靠基础,这样,美国就与欧盟、俄罗斯不再有根本矛盾,应该团结欧盟和俄罗斯,西方共同对付中国和伊斯兰。
93岁的基辛格、89岁的布热津斯基,这两位耄耋的犹太人是美国战略灵魂
在美国,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的战略是两个主流,既然基辛格策略失败了,那么美国决策层就必然选择布热津斯基的。
其实,特朗普的政策正是在执行着这个战略,对中国至少“三管齐下”:1、对中国进行贸易战,扼杀中国“世界工厂”,扶持美国制造业复兴;2、废除伊朗核协议,甚至军事打击伊朗,引爆石油危机,对中国经济釜底抽薪。同时摧毁伊斯兰复兴的最后堡垒——伊朗;3、尽管不打算在东亚与中国直接开战,但要继续在东亚施压中国,从而获得对中国更多的谈判筹码,逼迫中国不断退让,甚至不战而屈中国之兵。
现在特朗普当选后的言行,特别是组阁行为,已经相当清晰地透视出这个思路。而他们接下来必然会千方百计地离间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伊朗。
面对特朗普新政府恶意中国只能以硬对硬
对于特朗普新政府已经充分暴露的对华强硬扼杀战略,中国该怎么应对呢?庭宾认为,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以硬对硬”、“以眼还眼”。
坦率地说,从西方传统的“弱肉强食”(而不是理性共赢、升级文明)思维角度,从美国国家利益角度来看,特朗普新政府选择的战略应该说正确的,或者说这是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战略掉入“反恐”泥潭后的一次自我矫正。但庭宾认为,即便接下来特朗普阳谋诡计尽出,且执行到位,他仍然无法完胜中国——中国政权颠覆,四分五裂。
因为现在中国已经不是美国在1996年利用台海危机逼迫中国加入美国标准的WTO的时候了。那时候的中国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难望美国项背,美国随时都可以以武力中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但现在中国经过20年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早已今非昔比了。
美资(外资)企业虽然曾经一度借助WTO规则、超国民待遇和“靓女先嫁”的特权,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度控制了中国诸多产业链。但是,中资企业以吃苦耐劳精神表现了极大的韧性。在2008年以后,中国逐渐取消了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内资为33%,外资为15%,外资还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优惠),特别是内外资所得税统一为25%后,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下降。
中资企业现已在中国市场对外资形成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最典型的是手机,2016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华为、OPPO和VIVO出货量已经把苹果和三星甩在后面;三季度,在全球市场上,这三个品牌合计销售量也超过了三星和苹果的总和。而在更高技术含量的芯片上,华为麒麟芯片也获得了15.2%的市场占有率。在原来外资占有绝对优势的汽车领域,自主品牌也在SUV中率先突破,自主品牌在今年8月份销量前十名占有6席,其中哈弗6销量第一。诚然,在利润方面,自主品牌对外资仍有明显差距。
其实,特朗普选择复兴美国制造业战略,其中也有美资正被中资企业挤出中国,美国不得不利用本土优势来保护的意味。即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上升很快,具备了相当的抗压弹性。
中国更突飞猛进的是军事实力,解放军由1990年代任美军宰割的鱼腩已变成在东亚足以战胜美军的部队。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解放军曾震惊于美军轰炸伊拉克的巡航导弹,可如今,美军主战导弹仍停留在“战斧式”巡航导弹与“鱼叉”反舰导弹(均是亚音速)上,而解放军已经实战列装了东风21D、东风26等10倍音速的弹道反舰导弹、长剑10超音速巡航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在空空导弹方面,解放军也已领先美国,11月28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中国正在试射一款最新空空导弹,其可高达6倍音速,射程达到300公里,均是美军最先进空空导弹的2倍。因此,笔者在4月25日曾撰文《解放军脱胎换骨中国沿海1000公里内必打败美军》(首发于本微信号)。而今解放军“军改”已近一年,这一年来各战区全力备战,在软实力上也在迎头赶上。
携带2枚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中国歼-16战斗机
因此,笔者敢断言,美军虽然会继续在东亚搅动地缘危机,但它绝不敢与解放军直接开战,反而是解放军拥有局部突破的优先权。同时,中国完全有能力让美军在打击伊朗时付出沉重代价。
在产业领域也是一样,中国完全可以以硬对硬,以眼还眼,假如美国无理非法地对中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中国则可以对国内美资企业征收同比例的惩罚税——即美国把中国商品赶出美国,那么中国可以把美资企业赶出中国。
总之,现在的中国决不能被特朗普的蛮横吓住,更不能以君子之风与流氓博弈,而应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其中最重要的底线是,在美国试图与台湾建交前,或者在台湾试图独立前,不惜与美军全面开战,中国随时毫不犹豫地武力解放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