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军的“奇葩”装备:国产化过低 使用过程问题不断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国防时报排头兵

长期以来,印度不断增强其军力部署,从步枪等轻武器到战斗机、导弹,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通过自研和从国外进口等方式,印度不断完善其三军的武器装备体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印度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很低,有些武器即便已经列装,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令印度军方头疼不已。

“奇葩”的INSAS步枪

在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中,最基础的就是步枪了。印度军队装备的步枪种类不少,东西方皆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其自研的INSAS步枪。

INSAS即“印度轻武器系统”,由印度武器研究与开发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用于取代印军装备的FN FAL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IAI 9毫米冲锋枪。整个INSAS计划是一个枪族,包括基型步枪(固定枪托和折叠枪托)、卡宾枪和轻机枪。INSAS步枪口径为5.56毫米,采用了塑料弹匣,在研制过程中,借鉴了AK系列、FN FAL、G3等多种世界知名枪械的设计。

尽管如此,INSAS步枪的问题却一点不少。据外媒报道,如果清洁该枪时使用的枪油过多,它在射击时就会把油渍溅到士兵脸上,为此,在2003年时印度对这款步枪进行了一次大修。

令人尴尬的是,印度虽然勉强造出了步枪,但在步枪弹药的生产上却磕磕绊绊,一个简单的5.56毫米曳光弹历经12年都未能实现规模生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此,印度曾在1996年向以色列订购了5000万发5.56毫米北约标准步枪弹救急。

由于该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少印度精锐部队干脆使用外国枪械,以保证基本的作战需求。

冷战“老兵”T-72M1

据印度媒体报道,早些时候印军向东北部高原边境部署了3个坦克团,大概100余辆坦克。印度作为一个陆军大国,其拥有的坦克数量不算少,其中最先进的是引进自俄罗斯的T-90S主战坦克,目前数量还较为有限。在印军装甲部队中,真正挑大梁的是T-72M1系列主战坦克,总数超过1000辆,称得上中坚力量。

T-72M1属于T-72系列的早期型号,性能已略显落后,不过苏/俄坦克皮实可靠,比较适合维护水平较低的印度军队。当然,印度对T-72M1的性能局限也并非没有认识,早在其生产过程中,印度便开始了旨在升级自产T-72M1的“犀牛项目”,受限于有限的经费,这一项目推进得极为缓慢。“犀牛项目”的主要改进措施包括换装更为先进的火控系统、增加附加装甲、换装马力更大的发动机等,据称要把T-72M1提升至T-90的水平。

把T-72M1部署在高原,虽然也能增强作战能力,但坦克毕竟是一款为平原作战研制的武器,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使用并不方便,功率衰减非常厉害,还得使用特殊的燃料和润滑油。此外,印度边境糟糕的基础设施也限制了坦克大规模行动。事实上,针对高原特殊的作战环境,可以对坦克进行相应的适应性改进,以满足高原行动所需,但这需要完整先进的坦克工业,以印度目前的工业水平,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不伦不类的“布拉莫斯”

作为印度为数不多获得成功的军工项目,“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被印度军方寄予厚望,不仅被吹嘘为所谓“世界第一”巡航导弹,还相继开发出空射型、陆基型,以承担多样化的作战任务。据外媒报道,为威慑有边境纠纷的邻国,印度军方在东部边境部署了4个团的陆基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尽管号称俄印联合研制,但“布拉莫斯”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俄方手里,主要核心部件也由俄方生产,印度方面实际只承担了一些软件编程工作。印度虽然把“布拉莫斯”改得令人眼花缭乱,但该弹终归是俄罗斯在“宝石”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产品,反舰才是其主业,印度勉强把其改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其实并不合适。

一般而言,打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大都为高亚声速、超低空飞行。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不少采用地形匹配制导,即确定实时图像和预存图像是否匹配,其速度不能太快。“布拉莫斯”速度为2.5马赫至2.8马赫,高速度容易导致导弹弹道呆板,难以机动。此外,超声速飞行使其射程大为降低,最新型号射程不过400公里。最后,其飞行弹道较高,容易被地面雷达捕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