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20已列装!未来我军第六代战机将具备哪些技术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刀口谈兵

作者:宋心之

按照我军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现在应该已经开始第六代战机的研制工作了。那六代战机的技术特征究竟有哪些?这些特征会完全集中在一种飞机上吗?哪些技术特征是未来作战真正管用的?哪些又可能是技术陷阱呢?

初步分析,未来六代战机的技术特征将会有以下方面:

1、更宽频段的隐身能力。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以下简称洛马)、波音、诺斯罗普·格鲁门(以下简称诺格)公司各自提出了六代机方案,其共同特征是强调更好的隐身能力。法国和德国提出的六代战机设想,带有明显的达索公司“幻影”飞机传统的无尾三角翼特点,但没有了垂直尾翼,也明显是为了突出隐身性能要求。

法德联合研制的六代战机设想图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提出的六代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披露的中国研制六代战机(见下图),其实是一种无人驾驶技术验证机,并不是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型号。似乎只是在验证某种新技术。从无人机的外形看,也比较强调隐身性能。

2、更快的高超音速飞行能力(M数5)

从洛马公司的设计方案(FA-70)看,非常强调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全机如同一个菱形的扁片,机翼后掠角在70度以上。对比俄罗斯提出的六代机方案,也具有适合高超音速飞行的特征。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空军设计的六代机方案

洛马公司还将其设计方案与歼-20进行了对比(下图)。如果图上两种飞机的缩比相同,洛马公司的方案飞机外形尺寸和起飞重量都会超过歼-20。这可能是由于高超音速飞行耗油量大,需要更大的机内空间装燃油。而且,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对方向安定性的要求更高,洛马公司和俄罗斯的方案都保留了面积较小的内倾双垂尾。

洛马公司FA-70方案与歼-20的比较

俄罗斯提出的六代机方案

但是要达到M数5的高超音速飞行,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就有困难了。需要用没有转子叶片的冲压发动机。而冲压发动机又不适合亚音速巡航和低速启动。在一种飞机上装两种不同工作特性的发动机,还要求能匹配工作,这可是严峻的挑战。

3、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航程可与战略轰炸机相比)

与飞得快相比,六代机对最大航程的要求简直可以叫“不讲理”,居然要求一架战术飞机达到B-21战略轰炸机的指标(续航50小时,最大航程10000千米)。波音公司为满足这个“不讲理”的要求,提出了下图所示方案。这个方案要求使用自适应变循环涡扇发动机。就是说,这种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的气流比例可以自动调整,以适应亚音速巡航省油、超音速推力大阻力小的不同需要。美国两家最顶级的发动机公司已经获得拨款,正在研发这种发动机。

波音公司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六代战机方案(FA-XX)

但我们对比洛马和波音公司的方案就能看出,这是完全不同的飞行器。看来要在一种飞机上同时实现M数5和航程上万实在太难了。美国的六代机是要挑战不可能吗?

4、更敏锐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六代机不但有自身的雷达、红外探测系统,探知空中和地、海面目标,而且可以通过数据链系统接受其他(预警机、雷达站、陆海军部队)战场信息通报,因而具有更敏锐的战场信息感知和智能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更加强大的计算处理和大数据传输分析能力之上。

5、更创新的定向能武器系统

如果说,上面几种能力还是在现有性能上的大幅度提升。安装使用定向能武器,可以算是六代机从无到有的创新性指标。目前可能使用的定向能武器主要是微波和激光武器,有效杀伤距离还不明确。据说还只是适合近距离防御使用。

定向能武器小科普:

激光束照射结果是被照射的物体着火烧穿。微波照射结果一般是电子设备保险丝烧毁断电。就像拿个手电筒,照你一下你就死了;照一下飞机,飞机就掉下来了,基本就是科幻电影中的死光。这就是定向能武器。

但是,机载武器的性能提升,对战斗机作战能力的提升影响极大。国外的研究机构认为,这种影响可能达到4次方的水平,远高于机动性和战场感知能力。机载武器已经过了以导弹取代航炮的根本性转变,并带来空战方式和作战使用思想的重大转变。定向能武器开始应用于六代战机,是否也会发生这种革命性的重大转变呢?

未来我们的六代机是否能实现上述5类技术,还是另有更创新的变革性技术?尚需时间证明。但即使只能实现上述技术特征,相对现在已经属于逆天的变革了,六代机到底如何出世,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