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项工程拦腰斩断世界第一长河 规模竟超越三峡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当今世界,若是要论工程建设,相信没几个国家能和咱们中国来一较高下的,毕竟“基建狂魔”这个名号不是白来的。从青藏铁路到跨海大桥,从南水北调到三峡工程,中国人修路架桥,开山筑坝,用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震撼了世界。

而作为闻名世界的“基建狂魔”,中国人完成的超级工程可并不仅仅在国内才有,在国外,中国出品的超级工程,同样出色。
比如,非洲的麦洛维大坝,便是“基建狂魔”走出国门的一个代表作。
麦洛维大坝,位于苏丹北部,横亘在尼罗河之上,将这条世界第一长河“拦腰斩断”。其坝高65米,全长9.7公里,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大坝。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三峡大坝全长2335米,比麦洛维大坝要短上许多。不过咱们三峡大坝的坝高是185米远高于麦洛维大坝,因此三峡工程的水库容量高达393亿立方米,而麦洛维大坝只能达到125亿立方米。当然了,这乃是地理差异所致,尼罗河流经区域地势较为平坦,远没有长江那般落差,所以自然也生不出高峡平湖的盛景。但其因此而愈发辽阔的河面也同样壮观!

而且,这项水电枢纽工程对于苏丹以及尼罗河沿岸非洲民众的重要性,亦不亚于三峡工程之于中国。
麦洛维大坝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5万千瓦,这个量乃是苏丹当时发电量的两倍,可以说,有了麦洛维大坝便再也不用为电而发愁了。

与此同时,大坝还兼有灌溉功能,水位的提升可以使得尼罗河的河水能够自流进渠灌溉,再加上强大的电力支撑,还可以建大量的提灌系统,即使高一些的土地,也能引水而入。如此双管齐下,大坝125亿立方米的库容可以为两岸方圆400平方公里内的灌溉渠道供水,因此而受益的土地面积高达一百多万亩,沿岸400多万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水平将会因此而获得很大的提升。
而且,大坝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洪御旱的作用,造福下游人民,甚至于改善尼罗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使沙漠变绿洲。

这样及发电与灌溉于一体的大工程,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苏丹来说,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麦洛维大坝也被称为是苏丹的“三峡工程”。
而这项工程是由中国水电企业承建的,乃是当时咱们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承包的最大单项国际工程,工程总投资约为18亿美元。在2003年的5月,中国水电集团与中国水电对外公司强强联手,组成CCMD联营体,击败了国际上诸多强劲的对手,最终拿下这个大合同。

当时,国际上并不看好咱们中国拿下这个项目,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远没有今天“狂魔”气概,中国的工程技术,也还未在国际上闯出太大的名堂,所以他们多少有些质疑。而且苏丹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对于大坝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技术要求要比平时高出不少。
比如,苏丹天气异常炎热,超过40度的高温天气很常见,而且干旱少雨,及其干燥。所以对于混泥土结构的技术要求相对就要高一些。要知道这样高温干燥的环境,混泥土是不适合用水养护的,因为水分蒸发得太快了。于是咱们中国水电的工程技术人员,便放弃了水养护混泥土这样的常规操作,选择了用聚乙烯混泥土养护剂来对混泥土进行养护。

最终,大坝之上的混泥土面板,无一出现裂缝。这无疑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的工程技术水平。
而正是凭借着过硬的实力以及刻苦拼搏的精神,麦洛维大坝最终只用了7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比西方国家所预估的10年提前了三年多。正是因为这出色的工程质量,中国电建荣获了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

项目于2003年7月正式开工,最终花了六年多的时间,攻克了无数建设技术难关,最终于2010年4月8日正式竣工。
当天,苏丹总统巴希尔盛装出席,并按下了大坝第九和第十台发电机组的启动按钮,至此,麦洛维大坝十组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中国企业承建的这项超级工程圆满竣工。
在竣工仪式上,当时的苏丹总统巴希尔还向中国表达了他们的谢意,他称在尼罗河上建大坝发电是他们苏丹人民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在中国兄弟的帮助下,这个梦想终于在今天实现了。

所以,麦洛维大坝不仅仅是“基建狂魔”海外超级工程的代表作,更是中非友谊的一个重要见证。
几十年来,中国帮助非洲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非洲国家接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在日后还会继续下去。

而因为有着像麦洛维大坝这样优质工程所打下的名声,“基建狂魔”的名气在海外将会越来越大,而由中国出品的工程也将愈发的受人信赖。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