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应该怪罪于谁?武器装备相差太大

美妆集结号7
文|军事集结号
在1894年中日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海战,尽管这场大东沟海战已经过去了120多年,但是依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人们对细节却并不是十分了解,其实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了战败的,反而还曾经有过战胜的机会。


当时中日已经开展了战争,日本海军到了这个阶段不再保守低调,而是想要和北洋水师决一死战,在当年的9月15日,日本了解到北洋水师护送陆军去往朝鲜,当时中国的水师中只有4艘巡洋舰,吨位都在5830吨,其余舰艇的水平还不如巡洋舰,只有18门100mm的火炮,日本立即决定派遣12艘舰艇进行围剿。

可是当他们真的看到了北洋水师之后,突然发现中国还携带了鱼雷艇,而他们的主力还是定远和镇远这两艘主战战舰,原来邓世昌后来特意带着这两艘战舰和北洋水师会合。从数量上来看中日两方数量相当,但是如果从吨位和火力方面来说,却远远比不上日本。

经过了激烈的对战,定远号也遇到了危机,另外两艘巡洋舰立即前来护航,定远虽然恢复了火力,但是北洋水师最终还是耗尽了弹药,最后邓世昌想要带着官兵撞上对方的战舰,却最终因为力竭而失败。
这次的海战从结果上来说自然是日本战胜了,人们一直在批判北洋水师,可是日本方面所占据的巨大优势还是不能否认的,清军方面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但是在这次海战的背后,人们也应该看到北洋水师的努力,他们的表现堪称可歌可泣,战舰性能落后,火力和弹药的威力也都比不上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依旧奋力反抗,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和歌颂。

同时这场海战也告诉了人们,随着各种武器装备的问世,人和武器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了战争胜利的关键之处,武器装备要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虽然说它们依旧处于人们的操作之中,但是在战争中人所占据的重量依旧比不上武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