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92岁日寇叫嚣:还想上前线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文天下任俊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日本国运投入了一场更大的赌博。尽管屡遭败绩,昭和天皇裕仁仍指示日军不要消极退缩。1943年裕仁开始考虑结束战争,但找不到具体出路。直至美国进攻冲绳,日本败亡在即,裕仁还企图打一胜仗以争取对日本有利的和局,又幻想苏联帮助向盟国斡旋“和平”。

直至美国投掷原子弹,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已进入败残末局,美军逼近日本本土。日军内部出现主“和”与主“战”的意见分歧。主战派主张“一亿玉碎,本土决战”,主“和”派则认为,日本已无力继续再战,应加快结束战争。争论结果,决定在保存天皇统治权的情况下,接受盟国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倾向主“和”的昭和天皇裕仁最后裁断,接受盟国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自投降之始,始终未对侵略战争认罪悔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明明是对外扩张侵略,天皇裕仁却还诡辩说是为了日本“自卫”,甚至自我美化,说它是为了“东亚安定”。正如人们所评说的:日本对战争认输不认错。日本天皇坚持军国主义立场,他向文武大臣们宣示心迹:要强忍战争失败带来的后果,他说服大臣们,忍辱求生。这完全暴露其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野心未死。

两年前,在东京“拜鬼神社”,有记者采访一个身着日本旧军服的老兵。此人叫八儿雄三郎,92岁,毕业于日本陆军中野学校,参加过侵华战争,双手沾满了无数中国人民的鲜血。八儿雄三郎恬不知耻的说,“他每年都参拜,若中日再次战事,自己还会上前线斩杀“敌人”。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中国网友“吴楚”说,“中日之战应是百年复仇之战,毫无疑问,你将看到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报复,中国有句老话——“惧威而不怀德”,我个人很喜欢,意思是——你对他好,是没有用的,只有把他打残,他才会老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