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最新电子战机飞行员必须穿防辐射服

文|空军世界

飞豹战斗机的最新改型是电子战专用型。近日军报报道,这一电子战改型的飞行员必须穿着防辐射服。

外观上这一电子战改型最大的特征是在机翼下携带两个电子干扰吊舱。

这一改进类似于美国由F-18战斗机发展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有人因此将其称为“咆哮豹”或“电子豹”。

摄影:鼎盛kaixuan

防辐射服的原理相对简单,但也不是所谓孕妇防辐射服那样简单到就是一张大铝膜,或者金属纤维编织品。要做到电磁屏蔽,应对需要提供屏蔽的物体与外界实现导电体封闭隔离,并接地处理。即使用屏蔽材料(通常是金属导电材料),将需屏蔽物体完善的包围起来,并接上地线。根据需要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带宽,屏蔽材料可以使用采用合理孔洞尺寸的金属网,或者金属板。假如孔洞尺寸、接缝尺寸远小于需要屏蔽的电磁波的波长,那么仍可达到所需效果——所谓孕妇防辐射服由于在以上方面几乎没有科学性、针对性的设计,屏蔽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图为穿着防辐射服的飞豹电子战型飞行员

下图为穿着防辐射服的飞豹电子战型飞行员,在执行随队电子支援任务,向地面目标发射火箭弹。

随队电子支援任务,是指电子战飞机伴随它保护的飞机编队飞行,在需要时提供电子战保护。这要求电子战飞机和编队中其它飞行,应有相近的飞行性能,例如类似的速度和航程。飞豹是一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航程较大的战斗机,作为随队电子支援飞机有其先天优势。同时飞豹可以携带各种先进空空、空地武器,使得该机能够除了提供被动、主动电子战保护外,还可以分担一部分空战、对地打击任务,增大了任务实施的灵活性和打击能力规模。

图为飞豹电子战型与歼10战斗机配合作战。

据报道,中国北部战区空军将地面雷达、指挥部门、远程电子战飞机(通常为运输机平台)、地空导弹火力、飞豹电子战型等等融合在一起,进行了大量实战性的联合演习。携带先进电子干扰吊舱的飞豹电子战型,在攻击飞机编队接近敌方目标前后,针对发现的对方防空力量实施干扰,保护己方编队实施突防和攻击,并安全撤出。这是一种具备世界前列水平的联合作战能力。

飞豹电子战型的电子干扰吊舱,能够以独立于载机的模式自主工作,只需要从载机上获取电能即可完成相应任务。也可以与载机电子战设备(例如导弹告警装置、目标信息数据链系统)联合工作。它能够收集敌方电磁信号,自动实施运算处理和干扰欺骗。可进行重编程序,具有模块化的特点,能迅速更换组件或者进行维修替换。在作战时,能以简单的压制模式实施干扰,也能实施应答欺骗式的对抗。

未来预计飞豹电子战型将配备更为先进的电子战吊舱系统,例如自带涡轮发电机设备的大型吊舱,从而获得更为强大的电磁发射功率,提高电子战能力。目前飞豹电子战型的反辐射武器、反雷达武器尚未公开,但预计包括了从俄罗斯进口的Kh31超音速地空导弹反辐射型号,国产反辐射导弹,以及各种空地精确制导武器。

虽然军报报道中频繁出现了飞豹电子战型使用火箭弹演练的场景,但这主要是因为更为先进的武器处于保密状态。飞豹电子战型必然将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作战手段。

下一步解放军将开始装备以歼11为平台的电子战改型,它无论在载重、航程、机动性能上都将远远超越飞豹,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越美军EA-18G电子战飞机。这将令我国空中电子战能力再上台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