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我国又开建一超级工程:竟连美国都造不出来 样机都好了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情视野

5月23日,我航天科工三院31所(飞航技术研究院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的宣传资料首次披露,该所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无污染的核动力涡轮推进装置,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仅有我国处于原理样机研制阶段,美方还在理论研究。实际上,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武器动力研制单位,主要负责各类飞航式导弹动力装置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工作,我国早期的海鹰二反舰导弹,在两伊战争的袭船战中曾大出风头,其液体火箭发动机就是由其研制。后来我方最早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海鹰3反舰导弹,其所用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也是由其研制。目前国际上我国销路最好,多个国家争相仿制的C802高亚音速反舰导弹,其小型涡喷发动机也是其研制的。我国第一型装备部队的弹用涡喷发动机,也是其于1997年率先研制成功。

由于31所在反舰导弹动力,特别是弹用涡喷发动机的丰富经验,国家将研制远程巡航导弹的涡扇发动机任务并没有交给航空系统的动力研制单位,而是給了航天系统的31所,该型导弹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剑-10远程巡航导弹。据资料披露,31所生产的弹用涡扇发动机截止目前为止,有数千台之多,并且一直在不断降低成本,目前一台发动机成本已不到100至150万元人民币。随着长剑-10巡航导弹的生产告一段落,以及各类航空航天动力企业,甚至大专院校纷纷研制小型涡扇发动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赢得市场竞争,使国家投巨资研制的动力不断发展,是目前摆在31所面前的重要任务。据资料透露,由于高空中小型长航时无人机的动力和远程巡航导弹的推力级别相差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改型,系列化发展。31所涡轮发动机团队从长寿命研究入手,短短几年内,已经有近十个无人机用涡轮发动机诞生,其中多型发动机已经顺利完成长时间持久试车试验,随多型无人机完成飞行试验,并完成设计鉴定工作。

并且其首翻期寿命一般不小于3000小时 ,总寿命不小于10000小时,完全满足了用户需要。随着无人机用长航时涡轮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小型有人机用涡扇动力的研究就自然而然的提上议事日程。据巴西航空工业公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全球共有约13100架10吨级以下喷气式公务机在运营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小型公务机市场急剧膨胀,小型公务机采用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市场巨大,亟待开发。2017年,31所研制的1000公斤级涡扇发动机随无人机成功完成首飞,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完全可以满足小型公务机发动机的需要。国际上小型喷气公务机大量装备的FJ33/FJ44系列涡扇发动机推力也不过500到1600公斤之间。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深空探测和大功率长寿命特种用途卫星,空间站的需要,我国空间核动力装置已正式提上研制日程。核动力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功率大等特点,但也有放射性污染无法解决等难题,据资料披露,31所科研人员创新性提出闭式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系统,这种新型动力在传统涡轮发动机的基础上创新的采用惰性气体氦气作为工质,成为空间核能电推进系统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完全可以解决深空探测能源供给的难题。该项目已正式得到有关用户的认可,进入到深入研究阶段。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现模拟利用反应堆出口的高温惰性气体,并攻克了无污染的高温直接加热关键技术,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该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31所在核能电推进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下高能量密度发电系统方案,采用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解决水下智能无人平台、无人潜航器能源供给的难题,由于新技术方案不受水深影响,能够使应用平台在深海下长时间工作,未来将能够支持国家深远海探测战略的发展。由于该技术经进一步改进后完全可应用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我国很可能在航天,航海领域经过长期实际验证考核后,在有人或无人飞行器上试验使用闭式布雷顿循环核能电推涡扇发动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