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来打我呀!A-135“阿穆尔河”反导在,莫斯科仿佛穿上“软猬甲”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众所周知,上世纪美苏冷战时期双方都给对方准备着大量的核武器。美国和苏联都有比较广袤的国土面积,这就注定不会所有地区都是对手要重点打击的。往往攻击摧毁瘫痪重要的城市枢纽以及核心基础设施才是最重要的,对美国而言,俄罗斯的每个重点城市自然就是美国核武器首先需要攻击的对象。尤其是莫斯科,这里是苏联的政治军事中心,如果能在第一波中抢先毁掉莫斯科,那将对打垮苏联起到关键性作用。

据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对准莫斯科的核弹当量大约在80-100万吨。面对如此大当量核武器,普通导弹防御系统自然没有多大用。对于这个问题,苏联人想到了用核弹拦截核弹粗鲁简单的方法,即用自己的核弹去拦截来袭的核弹头。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实际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这种拦截方式很有成效。于是,A-135“阿穆尔河”反导系统诞生了,这是一套复合反弹道导弹系统,主要部署在莫斯科地区周围,而不是全国范围内部署。

(A-135反导系统)

在当时,A-135“阿穆尔河”反导系统可以称得上是苏联最先进的导弹拦截系统,毕竟苏联人保卫首都的决心是不能被低估的。该系统最引以为豪的就是预警雷达系统,使用大型地面梯状大孔径相控阵雷达来进行探测。能够同时跟踪将近100个来袭目标,3700公里外来袭的洲际弹道导弹弹头都可以被其发现。另外,其预警雷达系统还可以自动判别来袭目标的类型和数量以及轨迹,从而为莫斯科构筑起了一层“铜墙铁壁”。

(A-35“橡皮套鞋”导弹运输车)

该套反导系统主要操作的是51T6、53T6两款拦截弹。其中51T6拦截弹射程较远,北约将其称之为“蛇发女妖”,在初期部署的共100枚拦截弹中共有36枚。53T6拦截弹属于近距离应用的款式,被称之为“瞪羚”,初期共64枚。这两种拦截导弹都为爆炸当量为10000吨的AA-84战术热核弹头,其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特别精准,与当前主流的精准打击核弹有很大区别。如此庞大的核弹反导系统,非当时拥有强大物力财力人力以及高超技术的苏联不可为,只有这种档次的国力才有能力搞这些。

从记载资料来看,这套反核弹系统的拦截方式也与我们一般的导弹拦截不同。拦截核弹在被引爆后形成可以形成快中子流,能够加速对方核弹在没有达到临界值之前就发生链式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相当于在核弹没有爆炸之前就先快一步解除了核弹。除此之外,利用其中子弹引爆后产生强烈的X射线也可以将对方核弹在短时间内立即蒸发掉。核弹拦截弹果然不同凡响,拦截的方式都是绝无仅有的。

据悉,苏联从1989年开始应用A-135“阿穆尔河”反导系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1991年12月前苏联解体时,该系统都没有达到全部作战能力。即使如此,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保卫莫斯科的作用。俄罗斯接手后对其进行了一定升级,至今该系统仍然在继续服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