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款害怕高空抛物的坦克,敞篷设计,曾经硬杠虎式坦克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装甲部队与苏联及德国相比,基本上一直处于劣势。要知道,在德国虎式坦克大规模服役的时候,美国手中连一款靠谱的重型坦克都没有,这使得美国军队手中极度缺乏可以有效打击德国装甲部队的武器。在诺曼底登陆初期,欧洲战场上的谢尔曼坦克基本上是打不过对手的四号坦克的,别说四号坦克了,很多时候就连三号坦克都能在较远距离上击穿谢尔曼坦克的正面装甲。这使得盟军西线战场总指挥十分愤怒,一度要求“不允许一辆短管谢尔曼送往欧洲作战”。虽然到了战争后期,谢尔曼坦克更换了较长的炮管,带来了较好的反坦克能力,但是盟军装甲部队的反坦克任务并非属于谢尔曼坦克,而是由其他“专业”战车来代劳。在大部分时候,谢尔曼坦克存在的意义就是掩护步兵,并且为步兵提供直瞄火力。也就是说,对于谢尔曼坦克来说,它的对手并非是虎式坦克及“德系动物园”,而是对手手中的轻重机枪和反坦克火炮。
那么,美军靠什么来反坦克呢?其实,他们所依靠的主力反坦克战车是最怕高空抛物的坦克,因为其设计是敞篷的。这一问题被盟军诟病已久,甚至出现了德军士兵将手榴弹扔进坦克炮塔,导致整辆战车全员阵亡的事情。这种坦克便是大名鼎鼎的M-18地狱猫。准确的说,地狱猫并非属于坦克,而是坦克歼击车。在美国军队的编制中,每一个装甲师都会编有坦克歼击营,一旦装甲部队遇上对手的坦克,便会呼叫坦克歼击营出战。还别说,这款坦克曾经硬杠虎式。
其实,坦克歼击车思路源自德国。在当时,德国认为坦克很难执行反坦克任务,毕竟坦克较高,正面投影面积较大,很容易被对手击中。并且为了兼顾防御和机动,坦克的正面装甲 不能太厚重,否则会影响到坦克在战场上机动。而坦克歼击车就没有这种弊端。要知道,德国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由38T型坦克改造而成,其战斗力综合来看要远远超过38T型。正是因此,在装甲部队数量不够的时候,德国经常会用坦克歼击车来代替,到了战争末期,一个装甲营手中可支配力量可能只剩下几辆三号突击炮。
而M-18地狱猫在战场上也是十分尴尬,要知道,地狱猫的火炮无法在交战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这意味着地狱猫要靠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飙车(行驶速度可以轻松达到80公里以上的时速),到虎式坦克200米左右的距离,或者干脆是其侧面。虽然M-18火炮也无法有效威胁到虎式坦克,但是比起谢尔曼坦克还是要好上不少。正是因此,盟军装甲兵往往很看重手中的坦克歼击车,毕竟这是除了陆航之外为数不多的反坦克力量了。
不过,地狱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其正面装甲过于脆弱,以及其炮塔没有多大意义。在当时,德军直接用车底盘装甲火炮,就是为了节省材料,而美国根本没有理解这一问题,反而是搭载了没有多大意义的炮塔,其转速还不够快,这种情况下,敞篷炮塔不但增加了坦克歼击车中弹的可能性,还白白浪费了大量金属。可能也只有美国这种在战场上从“不差钱”的国家能够这样做,在当时德军每一吨金属都要节约,而美国几乎拥有用不尽的钢铁储量及德国不敢想像的工业产量。可以说,盟军正是靠大量部队堆出来的胜利。(苟利)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