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乌又在甩卖!21亿美元就能买到安225,连同技术设备一起带走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由于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乌克兰政府大肆甩卖前苏联武器装备的力度从未衰减。近日,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乌克兰政府甚至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超大型运输机连同技术设备打包售卖,对外标价21亿美元。由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生产的安-225最大起飞重量达640吨,货舱及机身顶部总载重量高达450吨。目前,全球现役安-225仅有隶属于乌克兰政府的唯一一架。

和众多苏制军用运输机不同,安-225最初的设计定位是服务于航天事业的专用运输机。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人研制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后,急需一款大型运输机用来运载体型庞大的航天器材。因为航天飞机等相关器材对于精密性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将其拆卸运输,非常容易在运输途中造成损伤。因此,安东诺夫设计局按照苏联军方的要求,开始在安-124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制机体和载重量更庞大的安-225运输机。由于众多技术都十分成熟,安-225项目启动后仅仅过了四年就成功问世。期间,它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实现了成功首发。不过,随着后续苏联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开始逐步削减在航天领域的资金投入。伴随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项目的搁置,安-225也因为高昂的维护保养费用,停止了后续升级与建造。直到苏联解体,仅有一架安-225成品机得以保留,并被划分给了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府。

众所周知,尽管资源储备丰富,并且继承了前苏联众多"遗产",但乌克兰经济萎靡不振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糟糕的经济让乌克兰用于军备领域的投入捉襟见肘。与此同时,诞生于苏联时期的众多国内军工企业也逐步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在争取不到订单的状况下举步维艰。其中,曾经是全球知名军用大飞机厂商的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入不敷出,其新一代中型运输机安-178的研制工作十分缓慢。由于研发资金时常中断,大量人才流失,乌克兰政府不得不将唯一一架安-225转为商用外租机型,每小时租金高达12万美元。即便如此,在支撑了十多年后,安农诺夫设计局再也无力支撑这架飞机日常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改进费用。无奈之下,乌克兰政府不得不对外打包出售。

与此同时,除了安-225之外,乌克兰政府同时兜售的还有另一款苏联时期的经典运输机——安-22。配备四台大功率发动机的安-22强大的运载能力十分惊人。一般情况下,它能搭载80吨货物持续飞行5000公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后,安-22一度成为苏联时期最耀眼的主力运输机。即便是苏联后来研发出了新一代伊尔-76战略运输机,安-22依然是苏联军方用于长距离运输的核心机型。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各国普遍为飞机配备涡桨发动机的前提下,安-22运输机依然采用涡桨发动机。尽管技术相对落后,但这款发动机可以保证安-22拥有更强劲的航程与载重优势。

可以说,接连甩卖两款主力运输机和核心技术,对于乌克兰政府而言的确是无奈的选择。不过,由于这两款飞机众多设备和技术都已经严重落后,很难和目前市场主流的伊尔-76、C-17、C-130等运输机进行竞争。再加上数十亿美元的价格定位,一般国家根本无法承担这笔高昂费用。截至目前为止,安-225和安-22依然无人问津。根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一旦最终无法完成出售,全球唯一一架安-225很有可能被报废拆解,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舍娃 )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