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独一无二的战机:俄军死抱不放手,设计简单却令美军无奈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在五代机纷纷问世的当下,目前世界上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斗机依然是苏联时期研发的三代机米格-31。由米高扬设计局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米格-31是米格-25的升级版,但主要技术系统依然以米格-25为主。作为一款具备全天候作战性能的高空截击机,俄罗斯人将米格-31高速、大航程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其量身配备了反卫星导弹与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此基础上,米格-31同时兼具了反舰与太空战性能。因此,尽管米格-31已经服役超过30年,这款全球独一无二的多功能战机依然是俄罗斯海、空军的绝对主力。

事实上,自二战以来,苏联在高空截击机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自苏联建国以来,防空作战能力就始终在其国防战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苏联曾经先后研发出多款具备高速、大航程优势的高速截击机。特别是米格-25"狐蝠"截击机的问世,以高超音速飞行能力让西方国家大吃一惊。

除了高速性能之外,米格-25的机动性、航电系统等其余单元惨不忍睹。但正是靠着速度这一招鲜,深受苏联人的青睐。在此基础上研发的米格-31,在气动布局上延续了米格-25的经典设计,特别是机体两侧招牌式的进气道辨识度极高。在米格-25的基础上,米高扬设计局对战机的航电设备、、座舱系统、武器系统等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最终定型的米格-31长22.69米,宽13.46米,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46.2吨。与此同时,它装备了2台D-30F6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达93.1千牛,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83马赫,作战半径达到1500公里,实用升限为24000米,最大续航时间3.6小时。

此外,随着NIIP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APD-578数据链路系统等航电新装备的使用,在四机编组的模式下,其雷达扫描面积甚至可以覆盖高800-965公里的空域,在不依靠空中预警机的前提下就能组成严密的空中搜索网。自此,米格-31及后续米格-31B、米格-31BM、米格-31M等机型成为了俄罗斯当仁不让的主力防空机型。不过,由于苏联人一直追求高速高火力的暴力美学,在战机机体材料等核心关键领域并不上心,因此米格-31在机动性、隐身性等领域一直表现不佳。尽管如此,自1983年米格-31服役以来,苏联及俄罗斯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丝毫没有减弱,在逐步优化升级的同时,也进一步开发出这款战机的更多应用功能。

2007年,经过俄罗斯"空军30中央科学研究所"科研团队的技术攻关,米格-31首次完成了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技术兼容。经过全面技术改装,米格-31将首次配备了远距空对空导弹乃至巡航导弹,同五代机一样也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与此同时,在8月中旬,俄罗斯国防部通过电视媒体大张旗鼓地公布了米格-31高空截击机的近太空飞行视频,引发了全球关注。根据视频画面显示,隶属于俄罗斯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的一架米格-31 BM战机先后完成了高空起飞、爬升等高难度技术动作。特别是其在近太空飞行的镜头,再次展示了米格-31在高空飞行的优势。可以说,仅仅经过简单的改装升级,米格-31的服役期限就可以再度延长,俄罗斯人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战机设计理念,让耗费大量研发资金研发新式战机的美军也十分无奈。(舍娃)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