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头颜色堪比彩虹,用错了会出大事!资深军迷都不一定知道这些

军迷圈官微
文|123军情观察室
月影
对如今这批享受了历史上最"安逸"时期的军事爱好者来说,尽管在个人兴趣方面可以说如数家珍,不过要说真正接触过的恐怕还是少数,别说什么中、大型武器平台了,就算是小小的一枚子弹,恐怕绝大多数人也没怎么接触过,其实哪怕是子弹,也是有大学问的。

图1 早期子弹是这样的
据《宋史·兵志》载:开庆元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是有记载最早的单兵火器,也是如今各种枪械的老祖宗了,所谓的子窠就是最原始的子弹了。实际上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子弹这种构成杀伤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在不断在不断演进和变化当中的,早期的前装火绳枪多使用由铸铁、石头制成的圆形弹丸,后来有人发明了重量更轻、杀伤力更大的铅制弹丸,并且随着相关研究的进步进一步发展出了圆柱形、锥形弹丸,甚至还搞出了采用了凹槽设计射程更远的铅弹丸,但总体而言,现代子弹起源于瑞士人爱德华.鲁宾发明的铜夹套子弹,这种铅芯铜套的子弹克服了铅弹在热空气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容易融化的缺点,开启了现代子弹的历史。

图2 第一种采用锥形弹头的现代子弹-斯皮策子弹(右)
而就现代意义上的子弹而言,它发展出了具备多种供用的种类,并且根据弹头上涂刷的不同颜色予以标识,在战场上用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般的常规子弹被称作普通弹,这种子弹大多数采用金属包铅工艺制成,当子弹穿过枪管的飞行过程中,较薄的硬质金属层可以保护较软的铅芯,从而将子弹完整地传送到目标,为了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在硬金属层外通常会镀一层涂层,比如铜或者聚四氟乙烯,普通弹没有任何标识颜色。

图3 各种不同公用的子弹
而曳光弹弹头则在弹头上涂有绿色,弹头内采用两段结构,前端是铅心,中间是曳光管,管内装有曳光剂,这些由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剂调和成的曳光剂,在夜间飞行时会使弹头尾部发出亮光,可以用于显示弹道、指示目标、修正射击等功能,多用于坦克并列机枪、步战车机关炮上。
燃烧弹弹头则涂有红色,它一般采用两段结构,前端装有燃烧剂,后部是钢芯。主要用来点燃易燃物质,诸如敌人的草、木伪装设施以及弹药库、燃料库、集结的车辆等,同时由于内有钢芯,在对油箱等目标射击时也能达到穿甲燃烧的效果。

而专用的穿甲燃烧弹则采用黑色标识(有的涂黑色加红圈)。它的钢芯是由经过淬火的高碳钢制成的,因此穿甲效果比燃烧弹更强,在对付现代步兵战车时能有效击穿这些轻型装甲车辆披挂的铝合金装甲造成毁伤。
在防空火炮和机炮上应用最多的弹种是穿甲燃烧曳光弹。这种子弹集聚了各种枪弹的特长,既能指示弹道,又能穿甲,同时还能纵火,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那长长一串儿的防空火力基本使用的都是它,它的弹头一般涂成红色,顶端涂紫色。

同时在防空时还经常使用瞬爆弹,这种弹头涂白色的弹药中部装有炸药,炸药前部是弹帽、侵彻管和雷管,在炸药后边则装有曳光管,命中目标后炸药爆炸可以对飞行物造成重大损伤。
当然,现代子弹还由很多其他的种类,比如专门供警察使用的弹以及供滑膛枪使用的命中率更高的多重冲击弹等等。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