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再怼美国大使,想撤军?顺便把在德国部署的核弹也一块带走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欧洲国家对美国态度一向不一致,波兰就在请求美国增加驻军)
作为欧洲大国,德国对美国的态度和很多欧洲小国都不同,从冷战结束两德统一开始,德国就开始在对美政策方面向一直特立独行的法国靠拢,在本世纪初美国侵略伊拉克的战争行动中,德国就和法国一道联合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而在近几年美国的很多极端政策面前,德国也一直在抵制美国政策,比如美国要求盟友缴纳更多“保护费”的政策,美国要求欧洲盟友年军费开支必须达到GDP的2%的政策。
而对于德国的“逆反”美国自然也是非常气恼的,面对德国执意拒绝美国将军费开支增加到GDP2%的态度,美国驻德大使就在近日再次发出威胁。据媒体报道,“因德国总理默克尔没有满足特朗普的要求,不愿将北约军费开支提高到德国GDP的2%,美国驻德大使格雷内尔威胁要将美国(在德国的军事)基地转移到波兰”。 格雷内尔公开抱怨说,“驻德美军士兵的费用让美国纳税人承担,与此同时,德国将其贸易盈余用于满足自己国内的需求,“这真令人不快””。而且,在美国驻德大使发出抱怨的同期,美国驻波兰大使也和格雷内尔一唱一和,演起了双簧,美国驻波兰大使莫斯巴赫就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开表示,“波兰实现了北约成员国设定的军费开支占GDP 2%的目标,但是德国没有做到,如果美军从德国(撤出)来到波兰,我们将表示欢迎”。而对此,德国人也毫不示弱,做出反击。
德国政治人物就在近期表示,“对于盟友而言,美国这样的表态实在不合适,德国不应被这样勒索”。

(美军在德国驻扎大量部队,还部署有核弹)
与此同时,还有德国政治人物提醒美国,撤军的同时别忘了把部署在德国的美军核弹带走。“如果要撤兵,那么美国应该带上他们(部署在德国)的核弹。当然,应该带回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波兰,不然这会让美俄关系急剧恶化”。而且,在美国驻德国和波兰大使对德国发难的同时,波兰人也做出了回应,波兰媒体就发文表示,“今年6月,在波兰总统杜达访问华盛顿期间,特朗普曾提及将美国驻德士兵撤出派往波兰的可能性”。实际上,“杜达去年9月访问美国时就曾主动提出,波兰方面愿意提供大约20亿美元经费,用于美国在波兰建设永久军事基地,取名“特朗普堡””。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美国的众多无理要求,德国很可能都不是很愿意。实际上,德国也很为难,因为自己很可能拿不出那么多的欧元。
德国甚至所有欧洲大国都很缺钱

同时,德国人发展经济的能力也是很高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掠夺行动中,当时的德国也和日本一样是被掠夺对象,“广场协议”后升值的不仅仅是日元,德国货币也同样受影响升值。但是,受德国人较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外交智慧影响,德国经济最终摆脱了美国设置的陷阱,没有落入日本那样的最初不得不依靠房地产,却终被房地产所害,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

(欧洲大国GDP还算不错,三大国英法德比印度高,意大利比俄罗斯还高,但是在军事装备数量、军事人员数量方面,英法德和意大利明显都不能和俄罗斯印度相比,而且,欧洲国家的税负还是很重的,财政收入应该也不错)
在现今,面对美国开启加息周期、掠夺全世界的最新举动,德国经济表现依然不错。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德国人也看到了制造业的价值,并先于美国提出未来制造业发展大战略。在此之外,德国GDP绝对数值,人均GDP也同样很可观。
根据公开的信息,德国GDP总值在2018年仍然达到3.93万亿美元的水平,实际增长率达到1.5%,连续第九年实现增长,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排名世界第四。在2018年世界GDP排名前10的国家中,德国人均GDP也达到47524美元的水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超过英法和日本、意大利。
但是,即便如此,德国其实也很缺钱,发展军事更加缺钱。而德国军费支出有限、缺钱的原因也有两个,一个是安全环境,另一个是社会福利支出太高,国家缺钱。

首先是战略安全环境:从冷战结束开始,欧洲安全环境就已经极大缓解,冷战时期被核阴云笼罩的极端安全环境一去不复返。在当时,苏联的解体也让俄罗斯经济和军事能力迅速陷入麻烦,俄罗斯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都严重受困于经济问题。在军事方面,当时的俄罗斯军事力量应对国内战争都来不及,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对抗欧洲。到了本世纪,尤其是近几年,俄罗斯经济虽然也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军事实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是,和欧洲对抗,俄罗斯明显有困难。再加上有北约安全体系的保护,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开始直到今天,欧洲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安全需求的。受此影响,欧洲包括德国的政治人物很多都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军事建设。
因此来说,由于安全环境的问题,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习惯了过好日子,已经不想再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军事建设,冷战时期那样的一切为了安全的苦日子已经被欧洲人彻底厌弃。而且,欧洲人认为,以俄罗斯现今的国力,欧洲现今的军事能力是够用的,俄罗斯也并不会像前苏联那样时刻准备军事进攻欧洲,很多问题都可以外交解决。受此影响,欧洲的安全环境就成了欧洲包括德国不想多出军费的原因之一。

(论人均,中国都没办法和欧洲大国相比,欧洲四个大国人均最低的意大利人均GDP都是中国人均GDP的3倍有余,印度人均GDP更是没法相比)
其次是高福利社会的掣肘:前面提到,德国的经济绝对数值还是很可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很不错,军事开支总数额其实也不是太低。和其他国家对比来看,德国GDP总值大幅超越俄罗斯和印度,人均GDP也超过两国,在2018年的军费开支方面,德国457亿美元的规模也不比俄罗斯的631亿美元、印度的579亿美元低太多,同为欧洲大国的英法在2018年的军费开支也都超过500亿美元,分别达到561亿美元和534亿美元的规模。但是,在军费几乎相当的情况下,俄罗斯和印度的军事装备规模、军事人员规模却远远超过德国和英法。而德国和欧洲大国如此诡异的问题根源,则是高福利问题。

欧洲大国包括德国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一向都很不错,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以后,欧洲大国的社会福利发展在全世界更是一骑绝尘,让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而高福利的社会制度也限制了欧洲大国的财政支出,对军事支出的影响就更大了。
众所周知,高福利制度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向来也都是弊大于利。高福利制度在给政治人物带来较高支持率的同时,也让民众享受更多的福利,委内瑞拉现政府在外部打压严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支持率,高标准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最重要原因。但是,与此同时,高福利制度也在时刻限制着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
高福利制度开启很容易,只需要一个政府文件就能完成,但是要想将其关上,难比登天。南美一些国家和前一段时间爆发严重社会、政治问题的苏丹就是如此。南美国家在上世纪经济大发展以后,政治人物为了政治需求迅速开启高福利制度,苏丹也借助当初较高的出口石油收入开启高福利制度。

但是,进入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国家版图的变化,南美和苏丹也都为自己当初的短视付出代价。南美国家面对国际经济形势,迫切需要资金解决经济问题,但都没办法从财政支出大头社会福利资金入手;苏丹石油出口因南苏丹独立锐减,财政极度困难仍必须支撑高福利,想要降低福利却引发国家动乱都是明证,而德国和欧洲大国也同样受此问题困扰。
德国和欧洲大国的高福利制度不但限制了国家财政对军事发展的投入,还限制了有限军费的合理运用。也就是说,德国和欧洲大国经济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于国民享受生活,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军事。即便是有限的军费投入,也因为军事人员较高福利的问题,增加了军事人员成本,限制了军事装备和技术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
因此来说,德国和欧洲大国其实真的很缺钱,但他们缺钱也是自找的。在安全环境变化本就限制了军事投入欲望的情况下,较高的福利也让军事发展步步艰难。

(在军事支出绝对数值方面,欧洲大国其实也不低,上图为2018年全球军费开支排行榜,英法德分别排名第6、第7和第9,最低的德国也有457亿美元)
但是,美国明显不会考虑欧洲大国和德国的现实困难,美国极力要求德国和所有欧洲国家增加军费也有三大目的。
美国做法三大目的
第一个目的,美国军火销售利益和军事开支利益。作为美国盟友,欧洲虽然也有很不错的军事工业基础,但是,在引进美制军事装备方面,欧洲国家也一点都不含糊,欧洲众多小国更是如此,而由此也就产生了美国的欧洲军火销售利益。受此影响,欧洲国家军费开支自然就牵涉到美国经济利益。举例来说,美国正在大力向欧洲推销的F35系列隐身战斗机系统就非常需要欧洲国家的军费拨款,欧洲国家军事拨款的数额实际上也已经决定F35系列五代隐身战斗机系统在欧洲国家的销量。

同时,欧洲大国的军事开支问题还涉及到美国驻军费用分摊的问题。作为西方国家军事安全“盟主”,美国在欧洲驻扎大批部队,而这些部队开支的绝大部分都由美国承担。对此,美国自然是非常不满的,美国现任总统就迫切希望改变这个现状,而改变这个现状的前提就是欧洲有更多的军事支出。
第二个目的,让欧洲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前面提到,受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等级已经明显降低,而这个现实也产生了另一个“恶性影响”,那就是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欧洲在俄欧矛盾中也更倾向于外交手段。

(德国和俄罗斯关系一向暧昧,在很多问题上,德国都主张和俄罗斯和平解决)
以乌克兰事件为例,欧洲在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同时,德国就非常希望和平解决,并也在各方之间不断斡旋。但是,对于俄罗斯,美国明显没有那么客气。作为世界核大国,俄罗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地位自然让美国紧张,也削弱了美国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的能力。而若想要更大力度的打压俄罗斯,欧洲就必须加入美国的计划。
而且,美国要求欧洲更大力度打压对抗俄罗斯,也是为了分担美国的压力,好让美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
第三个目的,把军费问题当做美欧经济问题杠杆。众所周知,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政策,在近几年已经非常极端,欧洲国家自然也逃不过美国的魔爪。实际上,美国已经为打压欧洲经济设定了时间表。而作为欧洲经济大国,世界制造业强国,“占美国便宜”最大的欧洲国家,德国自然也是美国打压的重点。受此影响,美国就需要一些杠杆,而军费问题和安全问题就可以是美国对德国讨价还价的新杠杆。
反抗美国,德国很有韧性

在经济领域,美国近几年的对外经济政策非常极端,根本目的就是打掉所有的经济对手,并阻挠最能帮助其他大国超越美国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而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必然难以幸免。而对此,德国预计也不可能让步。
因此来说,美德互相指责,明争暗斗,其实都是为了利益,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德国的斗争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