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贵的半自动步枪,在欧洲卖到10万美元,曾让我们吃过大亏

军迷圈官微
文|观察眼
枪支在如今的社会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种用途的枪支眼花缭乱。我们对枪支的研发起步较晚,最早从仿制苏制半自动步枪开始,走到今天已经算是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在上个世纪,如果提到我国的枪械,或许世界各国并不会高看一眼。不过,科技的发展在于积累,也在于时运,原本不受重视的枪械,也可能在特殊场合一鸣惊人。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款步枪,便是我们国产的老式56式半自动步枪,该枪在欧洲的一次狩猎枪械展中,一举成为售价最为昂贵的半自动步枪。

众所周知,在欧洲各国中,至今仍流传着狩猎的习俗,他们经常呼朋唤友,大家一起带着猎枪出门打猎,而他们手中的猎枪,往往都是霰弹枪或者步枪。此次的欧洲狩猎展中,便展出了多种霰弹枪、步枪,其中便有我们国产的老式56半自动步枪。而让人意外的是,该枪竟然一举成为了售价最高的步枪藏品,成交价高达10万美金。如此高的拍卖价格是因为,该枪曾经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直到今天,该枪的外观仍旧是完好无损,甚至内部零件都是如同新的一般,只要装上子弹,便能够拿来射击。

我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使用了中间威力的7.62X39mm步枪弹,因此具备着不俗的杀伤力。而该枪还装备了后来被人们炒的火热的三棱形刺刀,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棱军刺。当然,尽管三棱形刺刀的实战效果非常好,但人们对“三棱军刺”的捧吹,还是有些夸张的成分。尽管让人们感到无可奈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变相的帮助56式半自动步枪,做了宣传工作。

56式步枪,从上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末,一直被我军广泛使用。在一开始拿到56式步枪的时候,部队战士们对这把枪的反应都是非常好,认为该枪的精确度好,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也非常不错。但是到了后来,在经历了东南亚雨林作战之后,该枪的众多缺点也被暴露出来,战士们的反应说明,56半自动确实已经不符合时代了。

在全自动步枪横行的年代,我们的战士手中基本上都配备56式步枪,只有班长之类的人员配备仿制AK-47的突击步枪,在与越军的对战过程中战士们发现,复杂的雨林环境中,尽管我们的步枪精确度高,但是难以有发挥的余地。而越军手中拿的AK47等全自动步枪,弹匣容量比我们高,短时间内的火力输出也比我们强,此时我们的弹匣容量小、射速慢的弱点便暴露无疑。而在远距离射击时,越军也有更加先进的SVD狙击枪,而我们的步枪尽管精确度高,但是使用的仍然是中间威力弹,当作战距离拉远时并不占优势。

半自动武器出现的很早,早在一战时期美军就计划开发一款人手一支的半自动武器,这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BAR轻机枪。之所以会变成轻机枪是因为当时没有“中间威力弹”,它使用的7.62X63mm春田全威力步枪子弹,在射击时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后坐力,只能通过加装两脚架来增加稳定性,因此它最终成为了一款轻机枪。但美军对半自动武器的追求并没有停止,这就是在二战中风靡一时的M1加兰德步枪,它依然使用7.62mm的全威力弹,但是只能半自动射击,因此后坐力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美军半自动武器的优势并没有保持太久,原因就是二战末期德军率先开发出7.92X33mm的中间威力弹,各国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枪械革命,其实就是用突击步枪全面换装半自动、栓动步枪,而美军仍然抱着M-14这样的半自动武器不放,结果和我们一样在东南亚的雨林中吃了大亏!M-16枪族就此诞生了。但是半自动武器的经典传奇是不会被人忘却的,这也是56半能在枪械市场上卖出10万美金的原因。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