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自在?英法两艘瘸腿破船才刚修好,就想来东亚搅浑水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利刃TO
在2015年于印度洋"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的辉煌后,法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几乎是同一时刻跌入了历史谷底:参与行动的法国戴高乐航母故障频频,不得不回到母港进行两年大修。而伴随的45型驱逐舰则在印度洋"中暑",继而拉开了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趴窝"大戏的序幕。
转眼间两年过去,戴高乐号航母完成了大修,而45型驱逐舰动力装置的"老毛病"修复工作也进入了正轨,英法两国海军就又有余力搞事情了:在2019年,戴高乐号航母将部署前往太平洋,而45型驱逐舰则将一同随行。

图为在印度洋共同航行的戴高乐号航母和防御者号(45型)驱逐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英国"脱欧"已经箭在弦上,但英法两国在海军部署的态度上却空前一致:在2019年2月初能够达到部署状态之后,戴高乐号航母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印太地区"(印度洋+太平洋),而此行前去的目的是为了捍卫"航行自由"。
无独有偶,在英国新建成的常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的任务清单当中,排在首当其冲的部署目的地就同样是"印太地区",时间也一样在2019年。

图为出访越南的英国皇家海军"海神之子"号船坞登陆舰。
但问题就在于,2018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印太攻略"实际上收效微微。就以皇家海军续航能力最强的"海神之子"号船坞登陆舰为例,2018年4月13日该舰才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新加坡,9月中旬就得回到印度洋启程回国,整个部署周期不过五个多月。
而从欧洲海军单次部署周期不超十个月的惯例来看,戴高乐号航母和45型驱逐舰编队在太平洋停留的时间也大致不会超过半年。

图为西北风级两栖登陆舰和戴高乐号航母组成的法国海军舰队。
具体在这个半年时间里,能够出航执行任务和演习的时间实际上还要再打个折扣:可以肯定的是,在法国海军的日程表里,访问原殖民地国家(例如越南)和访问日本肯定都在计划之内,远渡而来的海军舰队必定也需要在这些"友好港口"稍加休整和补充燃料。
至于外界最为关心的"捍卫自由航行",对于英法联合舰队而言必定是两难谜题:舰队规模如果小了,那只能借美国海军来"狐假虎威";舰队规模要想大,那就不在英法的控制范围内了。

图为描绘1982年马岛远征舰队的艺术作品,舰队规模为二战以来最大,"后无来者"。
从事实出发,维持一个大舰队的存在,和令它扬帆远航根本就是两码事,前者只需要拥有造船工业,或单纯有钱即可;而后者则需要持久地在舰船的可靠性,海军作战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等外界"看不见"的角落用功,持之以恒几年才能看到效果。
而曾经的皇家海军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军劲旅,大舰队说拉就拉,说打就打。但冷战结束不过荒废短短十年,人才的断层就使得皇家海军难以为继,玩不出什么水花。

图为"海浪97"舰队全貌,次时皇家海军已经只能用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撑门面。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就是英法海军联手倾尽全力,也难以再现香港回归时"海浪97"舰队的规模。退一步说,拥有一艘航母和五艘水面作战舰艇的舰队就算能抵达太平洋,能够"炫耀武力"的对象也是少之又少,动手更是压根不可能的奢望。再加上英法两国海军舰队的完备性只能算"一般般",这次束手束脚的远航注定只能像2015年的印度洋部署一样,是自说自话的"找不自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