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盒子炮真这么厉害?花1亿美元买70万把 不如买3300架P38?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提到驳壳枪,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盒子枪,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其实除了叫盒子枪之外,还有驳壳枪、快慢机、自来得、大镜面等别称。众多涉及中国上世纪初到四十年代这段时间的国内战争剧,哪一个没有盒子枪的踪迹。在我看来,盒子枪就是中国手枪的一代宗师。

美国人曾经在一段时间非常喜欢使用左轮手枪,这就和我们的盒子枪一样,属于一个时代的标志。驳壳枪其实是德国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一种半自动手枪,由于可靠耐用,所以在全世界迅速推广开来。几乎所有参加一战的国家和许多二战国家都有使用过这种手枪。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老朋友了。

(驳壳枪)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这一在中国几乎为枪神的手枪在欧洲却没有几个国家真正装备起来。许多国家都曾经使用,但是最后让把这种手枪当作是制式武器来装备,却没有几个国家。小编所知道的是,德国军队曾经装备了十几万把,完后沙俄的军队也装备了一些。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英国法国等国家对驳壳枪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很难想象,外国人不感兴趣的枪支,竟然会在中国用的如此火爆,以至于到了人手一把的地步。

(手持盒子枪的国军士兵)

说到底,驳壳枪不被大多数欧洲国家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这玩意太贵了,二是根本不实用。要知道,当年的驳壳枪,一支就可以卖到25美金。而那时候绝大多数的手枪售价才不过7美金左右,驳壳枪这价格确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据说我国当年仅仅进口70万把驳壳枪,连同托运费用等就TM花费了一个亿美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外界普遍这么传,我相信即使没有一个亿也差不多。尴尬的是,当时的1架B17轰炸机才27万美元。有花费一个亿美元搞70万把驳壳枪的钱,都能够购买300架B-17轰炸机,或者3300架P38型战机。我想有3000多架P38战机,作用应该要比驳壳枪强多了吧。这就是欧洲国家不买的原因,太贵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驳壳枪不适合欧洲战场。反过来说,适合中国战场,尤其适合当时中国的军阀混战。驳壳枪火力威猛,并且方便携带,所以当时国内的各个军阀几乎都给自己专门配备了一个装备盒子枪的近卫部队,人手一把,甚至两把,就像双枪李向阳一样。

尽管驳壳枪火力还算可以,但是欧洲各个国家装备有火力更加强悍的武器,比如火炮等。在这种武器面前,驳壳枪的威力又算的了什么,简直不值一提。因此,欧洲国家看不上这种价格高而且没有多大作用的手枪。

(如今只能在博物馆见到了)

欧洲不爱中国爱,就这样,德国毛瑟的驳壳枪在中国战场上书写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可能除了在中国战场广泛使用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大规模的应用着盒子枪。(作者:利刃吴彤)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