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威力最强武器服役,美国防部,一枚就能瓦解一个国家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铁血视角

在经历了大量的相应研究,中国最新一代的弹道导弹东风-41终于能够以现役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东风41是我国第一种能够将分导式弹头投放到地球另一面的机动式弹道导弹。其性能和她的前辈东风31相比,在各个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其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能够将弹道导弹分弹头投放到美国全境,并且还能做到精确命中。由于其设计时间较晚,在设计时考虑了对弹头的更新,在搭载了滑翔机动弹头后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弹头的突防几率。

既然有着这么强大的性能,这种国之重器的诞生之路一定不简单,强大战士的成长之路注定不平凡。

和我国其他的先进装备相同,东风41也是通过我国长期的技术积累沉淀,最后经过大量的整合工作,然后才确定基础设计,最后才完成样机的试验和制造工作。东风41的立项时间实际上非常早,早在1984年。中国就成立的“东风41项目”的论证。在经过了缜密的分析后,解放军总装备部最终认定中国当时有能力完成东风41项目。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又开始进行首枚导弹的生产,在生产中经历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各类零件的可靠性问题和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万幸的是在这个中国的工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在1994年完成了试射后,中国发现其基本的性能已经无法与世界上先进个弹道导弹对抗,于是,长达十六年的改造开始了。在这场改造中,东风41可谓是脱胎换骨,直到改造结束,东风41已经完全可以称为另外一种弹道导弹了。

在其改造的过程中,其最大的几个改造项目就分别是发动机燃料和制导模块,这两个模块的更新让东风41弹道导弹得以拥有大踏步的进步。

在没有改造之前,东风41导弹使用的并不是全新的固体燃料柱,而是借鉴了前辈东风31弹道导弹的药柱设计,导致其在燃烧的时候无法到达最出色的比冲,导致东风41浪费了一定的运力。另一点就是针对燃料本身成分的改进。在经过了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后,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所以,在很早以前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让新型固体燃料能够进行生产、成型和雕刻,让新型固体燃料成为了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当属制导系统个转变。在早年,我国还没有考虑能否建设北斗系统,所以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弹道导弹的弹头其实只采用了星图对比制导和惯性制导。但是随着北斗系统的稳步推进,中国逐渐发现:使用北斗系统进行制导好像也完全没有问题。于是对制导系统的改造就围绕着北斗系统展开了。

当东风41被生产出来后,东风31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东风41的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完全能够执行东风31的一切任务。如果只搭载3~4枚分导弹头的话,东风41的射程能够覆盖美国全境,而东风31却只能在搭载一枚弹头的情况下打击美国本土。

在载具方面,两者都是在借鉴了乌克兰的越野卡车后才进行设计的,其血缘都源于乌克兰,但是东风41导弹运载车的性能要远远高于东风31的,且东风41导弹运载车还进行了中心方面的优化,防止了在运载弹道导弹时发生侧翻事故。

在弹头方面,虽然东风31和东风41都对滑翔弹头有一定的准备,但是由于东风41的研发时间较晚,其对弹头的预测更加准确,在兼容滑翔单头的兼容能力更加强大。

在国际上,东风41也是一种很有战斗力的导弹。在各种战略核导弹中,中国的东风41是仅有的三种具有越野机动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其战术意义就是由于车辆底盘性能的提升,洲际弹道导弹的部署已经摆脱了公路的限制,可以通过任何越野卡车能够通过的地段。

如果进行射程上的比对的话,中国的东风41弹道导弹又是世界上第三远的进入现役的机动式弹道导弹。这个指标的战术意义就是,任何国家都会在对中国采取任何行动前都会考虑,是否能够摧毁掉分布在全国的东风弹道导弹,否则该国将有可能受到核打击,并且有极大可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是中国享受和平的最有效保证,也是世界和平最有效的保证。一个国家如果已经有了足够的国力,就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这不仅仅是对本国纳税人的负责,更是对世界和平的负责。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