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战犯居然是他?一段绝密对话曝光,道出实情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每年的8月15日,都是二战日本投降战败日。那一天,他们的靖国神社又热闹起来。天皇夫妇亲身献祭,首相安倍继续回避战争加害责任。原本的战争屠夫东条英机等13名甲级战犯继续享用着他们的祭祀。
只是可笑的是,本应该受到极刑审判的人却赫然在列,悠悠哉哉。这个最大的漏网之鱼又是谁呢?
东条英机与天皇在偷袭珍珠港前的一次秘密对话的曝光,拨开了其中的历史迷雾。
二战中,德意日是这场罪恶战争的发动者。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斩首的盟军直接偷袭猎杀,德国的希特勒在失败前的绝望中畏罪自杀,日本的东条英机在东京的极刑审判中被绞杀。
希特勒、墨索里尼二人作为二战那场罪恶战争的终极发动者,纵然死伤一万次也难以消除人们心头之恨。只是与此同列者的日本天皇却成了被战后追责的漏网之鱼——依然被他的臣民供奉着,悠悠哉哉地活着。

△时任日本自民党副秘书长的安倍晋三跟随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战前的日本作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与封建帝王专制的混合物,被其臣民奉若神明的天皇与纯碎象征物的英国女王不同,他掌握着对外战争的最后决断权。二战中,日本的军国主义固然泛滥成灾,但他们对自己信奉的天皇,也还是毕恭毕敬,绝对服从的。在昭和天皇的御前会议上,东条英机等东京大本营的甲级战犯可以各抒己见,激烈争吵,但无一不在毕恭毕敬地等候昭和天皇的最后决断与一声令下。
如若说昭和天皇被东条英机等战争狂人绑架到罪恶的对外侵略中,这是不合历史史实的。

不论是对华侵略还是对美开战,昭和天皇的最后拍板都是绝对开脱不了干系的。战争的最后扳机被他握着。在记载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夜的东条英机笔记中,人们发现昭和天皇向汇报开战步骤的东条出声应允态度镇定。东条称“他一旦作出决定后镇定自若不动摇”。这份笔记出自记录东条发言的内务次官汤泽三千男。
据笔记记载,东条在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夜,请求裕仁天皇最后定夺后“显得如释重负”,兴奋异常。东条获得天皇赞许后的满足感和从紧张中得到释放的状态几乎全部跃然纸上。可以说这个笔记为研究东条和昭和天皇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可以说东条英机笔记的曝光,几乎是铁证了昭和天皇最大战犯的身份。
在极刑审判东条英机等13个甲级战犯的东京,只是太便宜了昭和天皇这个最大的战犯。

事实上,他的对外扩张野心不仅仅加害了亚洲人民,也更加害了自己的臣民。美军对东京的大轰炸,对广岛、长崎的原子轰炸,就是他给自己的臣民惹来的飞天横祸。
极为不公的是,昭和天皇被阴差阳错地逃避了东京极刑审判的惩罚,成了千夫所指的漏网之鱼。其中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作为战败国,日本本没有权利决定昭和天皇这个最大战犯的存废与去留。面对东京大轰炸的厄运和广岛、长崎被原子轰炸的惨状,日本上上下下,惊恐万状,几乎没人再去为东条英机的“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送命了,他们只能听候东京的战后审判与盟军裁决。因为他们知道,若再继续战下去,等待他们的就是亡国灭种。在那种举国颓废的精神状态下,他们只能听命于麦克阿瑟等盟军占领者的意志和安排。

昭和天皇成为战后审判的漏网之鱼,更多是由麦克阿瑟的私心和战后美苏的长远博弈决定的。美国的罗斯福与麦克阿瑟出于反制苏联扩张亚洲的战略需要,想继续把战败的日本扶持成一个对抗苏联的前沿堡垒。为笼络日本计,他们保留了昭和天皇这个精神傀儡,使其逃脱了战后追责,而成了漏网之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