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为俄罗斯造船坞,中国海军已从学生变为老师!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火器营

俄罗斯媒体5月13日报道称中国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正在为俄罗斯远东红星造船综合体建造一座浮动船坞。红星造船厂是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部队提供维修保障服务的唯一船厂,也是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造船基地。为中国海军昔日的老师造船坞,这笔订单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

众所周知的是新中国海军是在苏联老大哥的扶持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50年代中期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甚至没有一艘像样的军舰,这一时期新生的中国海军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包括被称为海军“四大金刚”的4艘驱逐舰:鞍山舰、长春舰、抚顺舰和太原舰,2艘C级常规潜艇,1艘布雷舰还有护卫艇、小型鱼雷艇及各型辅助船总计71艘。在那个时候苏联老大哥教会了中国人建造军舰,培养出了中国造船工业的第一批技术力量。师承苏联海军建设一支国土防御性海军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在发展以飞航式反舰导弹载体平台的水面舰艇和潜艇方面,中国海军确实得到了苏联的技术援助。在本世纪海军“走向深蓝”战略之前,苏联海军的国土防御战略思想也深深烙印在中国海军脑子里。

随着1970年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051旅大I级首舰济南舰的成功下水,我国终于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在济南舰的建筑布局上,我们依然能看到苏联红海军的影子。随后中国海军陆续自主研制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长征一号,江湖级护卫舰等等舰只,苏式风格在1991年“中华第一舰”112哈尔滨舰下水后已经几乎看不见了,中国海军的舰艇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样式。直到海军“走向深蓝”开始大规模造舰,052B,052C,052D,055,054A,056级驱护舰等现代化舰艇的迅速建造,中国海军成功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在造舰速度还是舰船质量上都比如今的俄罗斯高出太多。

10年前中国还需要采购苏联红海军的一个壳子来完成自己的第一个航母梦,如今真正的国产航母002都已经下水了;前苏联曾经建造了满载排水量14000吨的1174型“伊万·罗戈夫”级船坞登陆舰,而如今只能建造5000吨级的11711型坦克登陆舰。曾经与西方平起平坐的红海军如今沦落到采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还要看人眼色行事,结果不欢而散的地步,而曾经根本无法建造万吨军舰的中国海军现在两万吨级的现代化071级船坞登陆舰都已经服役四艘了。

中苏交恶时期的1985年11月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基洛夫级”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和“现代级”缜密号导弹驱逐舰闯入中国专属经济海域,那时弱小的中国海军并没有畏惧,一艘旅大级导弹驱逐舰133重庆号奉命监视这两艘当时对于中国而言是庞然大物的巨舰。科技等级相差将近20年,中国海军无所畏惧,坚决捍卫主权的精神促使着133舰向着“苏修”的巨舰毅然驶去。

90年代台海危机爆发,当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肆无忌惮地开进台湾海峡时中国海军深刻意识到没有大舰的防御性海军终是被人欺负的对象。于是从俄罗斯购买了两批4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暂时缓解中国海军无大舰可用的局面。

中俄两国海军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分合合,充分说明了两国海军在走不同的道路。如今俄罗斯海军想要快速实现现代化恐怕还需要中国帮忙,不过即便中国已成为了俄罗斯的老师但也不应该骄傲自满,毕竟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对于中国来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苏联红海军的结果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训。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