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B2飞翼布局完美无缺?轰20将博采众长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战争之王

一提到飞翼布局,大家可能本能的想到B2,但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这种布局,二战德国就曾研制采用此布局的Ho-229轰炸机,在此之后美国也设计出了X35飞翼机,并推出改进型X49,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飞行控制系统的落后,这些采用飞翼布局的飞机都以失败结尾。

(B2轰炸机采用飞翼式布局)

那么与传统布局相比,飞翼布局有哪些优点值得设计者们前仆后继呢?由于其取消了传统布局的机尾部分,即没有垂尾和平尾,大大减小了飞行阻力,并且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大号机翼,所以相应的提高了升力,除此之外其更小的雷达截面才是大家如此追求这种布局的根本原因。

有优点肯定也有缺点,同样因为其取消了传统布局的尾部,导致其很难控制,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飞控系统,才能使其能够被正常操纵。所以在解决飞控问题前,所有飞翼布局的飞机进行的实验都成功率极低。

(低空掠过机场的B2轰炸机)

由于防空武器和侦查武器的不断更新,轰炸机得更新换代一直在进行,从常规高空轰炸到超音速低空突防再到防区外打击,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为了保证轰炸机不被发现,在这个要求下,显然隐身轰炸机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于是当飞控系统这个大麻烦被解决之后,隐身轰炸机立刻成为世界潮流。说到这,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约翰·诺斯洛普。B2隐身轰炸机就出自他的公司,他作为飞翼布局研究设计的领头羊,在人生步入夕阳之际,终于看见B2飞上了天。

在解决飞控之后,为了保证B2同时拥有高隐身和易操纵这两种特性,设计师们又运用了例如开裂方向舵等一系列“黑科技”来满足设计要求,最终设计成型的B2隐身轰炸机还算是一款成功的轰炸机。但作为现代飞翼机的先驱者,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例如其可靠性就是一个大问题,飞行一次要花甚至一百倍的时间来进行修理维护,造成的极高的花费。为了解决这浪费钱的毛病,美国又研制了B2的改进型B21,在牺牲了部分航程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可靠性,提高了作战效率。

(轰20必将博采众长)

近日被提到的中国隐身轰炸机轰20作为一个后来者,其所拥有的后发优势,是前辈们说不能比的,所以可以猜测,其在满足高隐身易操纵的前提下,也能达到B21的高效率与高可靠性,这样的轰20才是一架合格的隐身轰炸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