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一战略武器终于量产!卫星图曝光3架,稳坐亚太第一

军迷圈

关注

文|诸葛小彻

图为中国翔龙无人机卫星图

近日,中国军事论坛中,曝光了某军用飞机测试基地的卫星照片,从中可以清晰看见4架全新的军用大型无人机,包括3架传闻已久的“翔龙”联翼结构无人机和1架“神雕”双体无人机。由于翔龙无人机外形和美国全球鹰十分相似,因为外界也称其为国产版“全球鹰”,翔龙无人机是一款大型战略侦察机,综合能力应该和美国全球鹰基本一致,技术指标完全可以稳居亚太第一。

外界分析认为,“翔龙”无人机很可能作为中国空军新一代高空长航时空中监视平台的候选机型,并将与歼-20、歼-16等核心作战平台进行网络化协同作战。所谓联翼结构,就是飞行器的机翼有两个部分,即前翼和后翼。这两个部分再通过翼尖的垂直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因此联翼结构通常在整体重量、结构强度、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上要比传统机翼好一些,但联翼结构的飞行器却在现实中很少见,这是为什么呢?

图为翔龙无人机效果图

因为联翼结构并非适合所有飞行状态,比如:对于现代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机翼所提供的升力只要够用就好,太大的升力不但没用,还会增加战斗机进行大过载机动动作的难度,并且在低空空域,联翼结构还会产生更大的阻力。因此,联翼结构比较适合高空飞行器,传闻中的“翔龙”无人机已经在国内军迷论坛中讨论了许多年。

据可查资料显示,早期版“翔龙”最早于2013年曝光,当时该机除了采用了联翼结构,还采用了单垂尾、一对水平尾翼和背负式进气道,并且前翼翼尖还有翼梢小翼。不过,3年后的2016年,国内网络上又曝光了2.0版“翔龙”无人机进行地面滑行的照片,该机虽然依然采用了联翼结构,但对气动布局确实做了一些局部修改,包括:原来的单垂尾改为V型双垂尾;取消了一对水平尾翼。

图为美国全球鹰无人机

外界分析认为,“翔龙”无人机之所以采用联翼结构,除了是该机设计团队的大胆创新意识外,主要还在于中国航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为单发喷气式无人机提供理想的动力系统。比如:中国制造的技术比较成熟的翼龙-1/2、彩虹-4/5无人机要么选择了活塞汽油螺旋桨发动机,要么选择了外国公司为运动飞机制造的涡桨发动机。

因此,“翔龙”要想有更高的技战术指标,就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气动局部来弥补,这或许与歼-20的设计是出于类似的考虑。据外媒报道,“翔龙”无人机的高空滞空时间至少在两天时间,其最大升限也达18千米,这与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技术差距已经非常小了。在实战中,高空飞行的“翔龙”无人机将与在中低空飞行的歼-20、歼-16联网作战,为后两者指示打击目标。

加载中...